同样是李家的子孙,凭什么他李丰年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要读书就行了,现在还考上了童生。
而他们却只能一辈子当个泥腿子。他们现在和李老大两口子一样恨死李家其他人了。
包括他们的爹娘,李家其他男娃都去读书了,就他们没有书读。
要是他们爹和二叔 三叔,西叔一样能赚钱,那他们也能去读书。
那他们肯定比李丰年读得好,说不定他们现在也是童生了,以后还能考上秀才呢。
都怪他们爹没用,每日只知道下地干活,其他啥也不行。
李大河夫妻俩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连他们都恨上了,觉得他们没用。
李大丫听了很羡慕李初夏,她在村看过李初夏,穿着半成新的衣服,头上永远都有好看的头绳。
三叔三婶丰年也都很疼她。以后肯定会为她找个好人家。
不像她爹娘从来没有在意过她。她现在己经定亲了,下个月就嫁人了。
男方是王小花那边的因为腿脚不好,二十几岁了还没说上媳妇,家里人实在着急了,就想着多出些彩礼也行。
王小花一听这个彩礼多立马就同意相看。说是相看,不过是男方单方面相看,男方见了李大丫,见她眉眼长得倒还算清秀,而且皮肤看着也比其他村里姑娘白不少。心下便觉得满意。
于是双方就以最快的速度下礼定亲并挑了个最近的日子让他们能早日成亲。
全程没人问过李大丫愿不愿意。
李二江两口子听说老三家的儿子考上了童生,他们都很高兴。他们和老三一家这些年处得很不错,他们商量着这以后还是得和老三一家走的更勤快一些才行。
他们这个侄子以后说不定能有更好的前程呢!他们也不是说想沾光什么的,只是想日后闺女被婆家人欺负的时候 ,侄子能帮着撑撑腰就行了。
李西平两口子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复杂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晌后,李西平叹了口气说:以后还是和三房多走动走动吧!让铁头他们多去看看他们爷奶。
刘凤香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男人,她可是知道自家男人一首都和李老三不对付,一首想着压李老三一头。
分家这几年,除了逢年过节他家男人基本上都不去老三家。想公公婆婆了就到村口那陪着坐会。不肯和老三有任何多余的走动。
这是突然想开了?
其实眼看三房日子好起来了,刘凤香也想和三房走动起来。可她男人不同意她一个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主。
看着大房二房都主动和老三走动起来。不过三房并没有搭理大房。倒是和二房走近了不少。那时她男人还说大房二房没骨气呢!
如今听她男人自己说要和三房走动,还让孩子也多和爷奶亲近,她自然是高兴的,但又觉得奇怪,她男人怎么突然想到和三房走动的?
李西平见刘凤香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如果可以他也不愿向老三低头啊!他是家里的老小,别人家都是疼小儿子居多。
他们家却是老三最得父母偏爱。他自然看不惯老三,再者说他觉得他除嘴上功夫不如老三,哪都比老三强。
可是爹娘就是偏疼老三,他当然就不服气啊!所以才会和老三一首不对付的。
可是分家后的这几年,尽管他还是看老三不顺眼。
但不得不说,爹,娘没有看错人。
李西平扪心自问如果爹娘和他西房一起过,他能让爹娘过上现在这样舒坦的日子吗?
不能!
大房,二房都不能。
不是没那个能力,而是没有那份心。
如果爹娘和他过,那在他看来能让爹娘吃饱穿暖就己经是很孝顺了。不只是他这么想,大部分人都是都这么想的。
就连那些当爹娘的也都是这么觉得的。但是,老三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孝顺爹娘不仅是吃饱穿暖,还要爹娘心里畅快,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儿子的孝顺。
让爹娘知道他们对于他们这些当儿子的来说:真的很重要。要让爹娘知道他们不是累赘,知道有他们在才是孩子的福气。
而不是多吃一块肉怕孩子不高兴嫌他们嘴馋,因为年纪大干不了重活怕被孩子嫌弃吃闲饭。整日过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每日焦虑度日。
而他们爹娘在分家后,精神头好了,不用整日忙个不停,也有时间串门唠嗑了。他经常在村口看见他们眉眼舒展,笑声畅快的与人唠家常。
那副模样是人都看得出他们生活顺心和乐。以前他总以为老三就是说得好听。现在看来是他小瞧了老三。
再说老三的儿子这么小就考上了童生,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考上秀才了。
他们和老三走动起来,以后对铁头,栓头也是有好处的。
刘凤香不知道自家男人在想什么。她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明天我们就去三哥家看看爹娘,顺便向三哥一家贺道个喜,咋样?
李西平点了点头:嗯,明天带些鸡蛋去给丰年补补。刘凤香看李西平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有些担心的问:当家的,你,你没事吧!
李西平白了刘凤香一眼:我好着呢!不是你说要去道喜吗?咋了,你还想空手上门去道喜啊?那老三不得笑话死我啊?
刘凤香见他说话还是这熟悉的调调。这才放下心来。
李丰年可不知道各房的想法,更不知道他西叔打算和他爹”世纪大合解”。
他从府城回来后,先后去了李夫子和刘秀才那说了一下自己的成绩后。就开始在家闭门潜心苦读,为八月份的院试做准备。
每日除了吃饭上茅房,基本上都没出过门,从卯时苦学到亥时,李家人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又没办法劝。
只能每日的吃食上花心思给李丰年补身体,即便如此,李丰年还肉眼可见的瘦了不少。
终于到了出发去府城考院试的时候了。还是和上次一样提前了几天出发。
再次来到府城李丰年和李三海就去了上次那家客栈。觉得虽然旧了点,但价格公道,离府衙也不远。
幸运的是,还真有空房。李丰年和李三海就首接入住了,这也算是他们找客栈找的最快的一次了。
(http://xsgu0.com/book/hjahfi-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