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斩公孙度,整肃纲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4章 斩公孙度,整肃纲纪

 

晨晖初照,渔阳郡的城墙在金色的光芒中显得雄伟而庄重,仿佛一位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秩序。征北将军府内,一片静谧中透着威严的气息,大堂之上,刘齐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端坐在首座之上,那锦袍上精致的绣纹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似在彰显着主人不凡的身份与地位。郭嘉与荀彧分坐两旁,他们面容沉静,眼神深邃,透着睿智与沉稳,仿佛世间万物皆在他们的洞察与思索之中。

张梁起身,他那魁梧的身躯微微一震,身上的铠甲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打破了大堂内的寂静。“主公,末将已将公孙度等公孙家族重要成员押解至渔阳郡,现已妥善收押。”张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堂内回荡。

刘齐微微点头,神色平静:“辛苦张将军了。乐浪郡之战,我已听闻捷报,张将军不妨再与我等详细说说战况。”

张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抱拳行礼后,绘声绘色地说道:“主公,此役我军将士个个奋勇当先,视死如归。那高句丽敌军虽来势汹汹,却在我军的勇猛攻击下节节败退。我军以少胜多,大破敌军,缴获军械粮草无数,实乃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刘齐听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朗声道:“我军将士如此忠心勇猛,实乃我之幸事,当重重嘉奖!”

张梁连忙躬身:“都是主公英明,指挥有方,才使得我军能获此大捷。”

刘齐先是一愣,随即哈哈一笑:“张将军怎么也学会了这阿谀奉承的话?”

郭嘉与荀彧亦面带微笑,目光投向张梁。张梁见三人注视着自已,脸色微微一红,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末将是见他人这般说,便也跟着学了几句,还望主公莫怪。”

刘齐笑容渐渐收敛,心中不禁思绪万千。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阿谀奉承之风一旦盛行,必是根基腐败的开端。往昔诸多王朝的覆灭,皆因内部的腐朽与堕落,致使民心离散,大厦倾颓。如今自已治下,竟连张梁这等耿直的武夫都受此影响,那底层不知有多少谄媚逢迎之事悄然滋生。若不加以整治,恐日后生乱。

刘齐目光转向郭嘉与荀彧,神色凝重地问道:“二位先生,如今公孙家族成员已押解至此,你们看该如何处置为好?”

郭嘉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主公,依嘉之见,可公开将公孙度等公孙家族重要成员斩立决。此举可儆效尤,震慑那些对主公心怀不满的士族,犹如杀鸡儆猴,让他们知晓主公的威严与决心,不敢轻易生事。”

荀彧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文若亦赞同奉孝之言。公孙度等人叛国通敌,罪大恶极,其行径已严重危害我军与百姓之利益。唯有施以重刑,方能彰显主公之公正,维护我渔阳郡之律法尊严。且如今局势微妙,各方势力皆在观望主公之举措,此举可立主公之威,稳我军之心,定百姓之意。”

刘齐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既如此,便依二位先生所言。即刻安排刑场之事,务必让此事公开公正,使众人皆能知晓叛逆之果。”

刑场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令人窒息。几十个公孙家族成员身着破旧的囚服,狼狈地跪在地上,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身体在微微颤抖,仿佛秋风中的残叶,随时可能飘零散去。在他们身后,几十个刽子手手持大刀,刀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刽子手们个个身材魁梧,肌肉贲张,眼神中透着凶狠与冷酷,如恶狼般紧紧盯着跪在地上的公孙家族成员。

刘齐、郭嘉、荀彧、张梁端坐在监斩台上。监斩台高高在上,用坚实的木材搭建而成,四周有着精美的雕花装饰,却在此时显得格外肃穆。刘齐面色冷峻,眼神坚定地望着台下的一切,仿佛在向这世间宣告着正义的审判。郭嘉与荀彧神色沉稳,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刑场,他们深知此举对于稳定局势的重要性。张梁则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那冷峻的面容上透着对叛国者的鄙夷与不屑。

一名文官手持竹简,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公孙度等公孙家族成员的种种罪证:“公孙度,通敌叛国,勾结高句丽,出卖我大汉边疆之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其家族成员亦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搜刮民脂民膏,草菅人命……”

文官的声音在刑场上空回荡,每宣读一条罪证,围观百姓们的愤怒便增添一分。百姓们纷纷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口中大骂:“公孙度这等恶人,简直不是东西!毫无人性,竟敢出卖国家,就是卖国求荣的走狗!”那愤怒的呼喊声汇聚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在刑场上空汹涌澎湃。

待文官宣读完毕,荀彧见时辰已到,微微抬手,沉声道:“行刑!”

刹那间,刽子手们高高举起大刀,手臂上的肌肉紧绷,青筋暴起。随着一声令下,大刀如闪电般落下,“涮涮”几声,几十颗头颅滚落于地,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瞬间将刑场的土地染成一片殷红。那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围观人群中有一些对刘齐改革曾持有异议的士族,此刻目睹此景,心中不禁一颤。他们原本以为刘齐不过是一介温和谦虚之辈,可如今这果断狠辣的手段,让他们彻底改变了看法。他们意识到,这位征北将军绝非可轻易招惹之人,一旦触碰到他的底线,必将遭受严厉的惩处。

刘齐望着台下的场景,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乱世需用重典,唯有如此,方能在这动荡的世间建立起秩序与威严。但他也明白,杀戮并非长久之计,在立威之后,还需施恩于民,广纳贤才,发展民生,方能真正稳固自已的根基,成就一番大业。

“传令下去,将公孙家族的财产全部充公,用于安抚乐浪郡的百姓,救济那些因战乱而受苦的民众。”刘齐转头对身旁的侍卫说道。

“诺!”侍卫领命而去。

刘齐又看向郭嘉与荀彧:“二位先生,此事过后,我们当着手制定更为完善的律法制度,约束官员与士族的行为,同时,也要加大对贤才的招揽力度,培养人才,为我幽州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郭嘉点头称是:“主公远见卓识,嘉自当全力辅佐。”

荀彧亦拱手道:“文若定当竭尽所能,为主公出谋划策。”

此时,阳光洒在刑场上,那一片血腥的场景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刘齐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在这乱世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已的道路,建立一个公正、繁荣的太平盛世,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与活力。

随着公孙家族的覆灭,渔阳郡内的各方势力皆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小家族纷纷向刘齐示好,送上各种物资与人才,表达他们对刘齐的忠诚与拥护。刘齐则一一接纳,并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相应的职位。

在城中的大街小巷,百姓们纷纷传颂着刘齐的功绩与公正。“咱们这位征北将军,可真是位明主啊!对待叛国者绝不手软,对待百姓却关怀备至。”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

“是啊,有将军在,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受那些恶人的欺压了。”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http://xsgu0.com/book/g0di0j-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