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局势待筹(良才齐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局势待筹(良才齐聚)

 

自那日张飞抵达县衙后,便未曾有过片刻懈怠。他径直走入书房,铺开纸张,提起毛笔,蘸饱了墨汁,神色凝重又透着几分得胜后的激昂,笔走龙蛇般书写起信件来。那一个个大字落在纸上,力透纸背,仿佛也承载着这场胜仗的荣耀与后续诸多事宜的期许。写罢,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唤来一名信使,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大声叮嘱道:“此信至关重要,你需快马加鞭,向着渔阳郡刺史府传去,万万不可有半分耽搁,若误了大事,军法处置!”信使赶忙抱拳行礼,一脸严肃地应道:“太守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说罢,便飞身上马,扬起马鞭,那马蹄声急促响起,如一阵疾风般朝着渔阳郡方向疾驰而去了,不多时,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三日后,阜新县外的大道上扬起了滚滚烟尘,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雷鸣般由远及近。原来是典韦率领的那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阜新县。那大军的气势,当真雄壮无比,士兵们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虽历经行军之苦,却不见丝毫疲态,仿佛只要一声令下,便能再次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县衙大堂之中,此刻也是一番别样的景象。张飞居于首位,端坐在那把象征着主位的太师椅上,身姿挺拔如松,脸上透着一股沉稳与威严。他身着的铠甲并未卸下,在大堂内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寒芒,仿佛仍在诉说着战场上的英勇过往。

左边依次坐着典韦、韩当等一众副将,典韦那魁梧的身躯几乎将椅子都填满了,他双手放在扶手上,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透着一股豪迈之气;韩当则坐姿端正,神情严肃,目光中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右边坐着的是阜新县的一众官员,他们穿着官服,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则微微前倾身子,脸上皆是恭敬之色,毕竟此刻大堂内坐着的可都是守护一方的军中将领啊。

典韦先是哈哈一笑,打破了大堂内略显严肃的气氛,他朝着张飞竖起大拇指,大声夸赞道:“张太守,你此次可真是勇猛无比啊!那擒住鲜卑首领的壮举,我在进城的途中都听将士们传得绘声绘色了,听得我这心里直痒痒,恨不能当时也在场,与你一同并肩作战,痛击那些鲜卑贼寇!”

张飞听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摆了摆手说道:“典韦将军过奖了,若不是兄弟们拼死奋战,我一人可没这能耐啊。不过当下,咱还得商议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才是。”

这话一出口,大堂中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皆是皱眉思索,毕竟这事儿关乎重大,一个决策不慎,便可能影响到幽州与鲜卑边界地区往后的安宁。

片刻后,韩当站起身来,朝着张飞抱拳行礼,而后神色郑重地禀告道:“太守大人,依属下之见,此事关系到幽州与鲜卑边界地区的安宁,可不是咱们能随意定夺,咱们应当等主公指示才是。毕竟主公高瞻远瞩,对这天下局势看得透彻,定能做出最妥善的安排。”

典韦听了韩当的话,先是使劲挠了挠脑袋,那模样看着有些憨直,他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可琢磨了半天,又感觉自已肚子里的词汇不多,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更好。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附和着韩当的话说道:“嗯,吾的想法和韩将军一样,等主公的指示就对了,咱听主公的准没错!”

其余副将们听到这话,也都纷纷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各自说出了自已的看法,不过大体上还是和韩当所说的一致,都觉得需等主公刘齐的指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毕竟这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能莽撞行事啊。

张飞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目光环视了一圈众人,大声说道:“嗯,只能等主公传令指示了。不过,在这期间,各部要加强与鲜卑边界地区的巡逻,切不可掉以轻心,别让那些鲜卑人再钻了空子。还有啊,那些俘虏也得看管好,可别饿死了,每餐给他们吃一顿就行,别让他们饿着,也别让他们吃得太饱,免得生出什么事端来。”众将领齐声应道:“是,太守大人!”

五日后,辽西郡太守府前,戏志才带着主公刘齐的文书,意气风发地前来上任了。他翻身下马,抬头看着那威严的太守府大门,整了整自已的衣衫,便抬脚朝着府内走去。进了府,却发现里面冷冷清清的,不见太守的身影,他心中疑惑,拉住一个路过的侍从,问道:“太守在何处?”

侍从赶忙行礼,恭敬地回应道:“回军师大人,张飞太守随着典韦将军一同前往阜新城,并不在府中。”

戏志才听闻这话,先是一愣,随后哭笑不得,笑着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张飞太守可真是好战啊,。不过一想也是,不然主公也不会派自已过来了,想必那边事儿还不少呢。”说罢,他觉得自已一个军师呆在这空荡荡的太守府里也无趣得很,当下便决定,与随同人员驾马前往阜新城,也好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帮着出出主意。

而在渔阳郡刺史府这边,刘齐收到张飞的来信已然过去十日。那日,侍从将信呈到刘齐面前,刘齐赶忙接过,迫不及待地展开信件阅读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喜悦之色,那笑容越来越灿烂,眼中满是欣慰与兴奋。他忍不住拍着桌子,大声说道:“好啊,真是大快人心!不仅打败了鲜卑军,还活捉了敌方将领,这可太给咱汉军长脸了!”内心则开心不已,没想到啊,我这部队里居然还藏着一个韩当,这可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历史上韩当此人可不简单呐!他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那可是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啊!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还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呢。后来更是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可见韩当能力之强,如今能在我麾下效力,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呀!”

郭嘉和荀彧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越看越觉得惊叹,看完后,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赞赏与惊喜之色。

郭嘉率先开口,话语中透着一股兴奋劲儿,说道:“主公,这韩当着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啊!您看此次与鲜卑一战,他先是巧妙设伏,用那智谋拖住了敌军,又能在后续的交战中稳扎稳打,配合张太守立下这赫赫战功,其智其勇,皆让人钦佩不已。有这般人物相助,咱们往后在这乱世之中,可就多了一份胜算!”

荀彧也是微微点头,捋了捋胡须,一脸正色地附和道:“奉孝所言极是,韩当将军的谋略与勇猛,于这场战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能在咱军中默默效力,此前未显山露水,可见其心性沉稳,不骄不躁,实乃大将之风。如今主公麾下有张飞将军这般勇冠三军之人,又添韩当将军这等智勇双全之将,真可谓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说到这儿,荀彧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继续说道:“再者,如今张飞将军抓到了敌方将领和一千余俘虏,这可是咱们手中的一张好牌。咱们正好以此为筹码,压低鲜卑与我方交易的价码。那鲜卑人向来重利,又忌惮咱们如今的实力,想必不敢轻易拒绝,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知晓我大汉的厉害,不敢再肆意犯我边境,又能在这交易之中为我方谋取更多的好处,可谓一举两得啊。”

郭嘉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手中羽扇一合,用力一拍手掌,大声说道:“文若兄这想法妙啊!咱们就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让鲜卑人明白,与咱们为敌,那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同时,咱们还可借此向其他外族展示咱的实力,让他们也都掂量掂量,往后莫要妄图染指我大汉的一寸土地。只要咱们步步为营,善用这些优势,主公这霸业,那必定是指日可待!”

刘齐听闻,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大堂内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口中喃喃自语道:“嗯,希望戏志才先生把握好分寸,既要让鲜卑尝到苦头,又不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得拿捏好这个度才行……”。


    (http://xsgu0.com/book/g0di0j-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