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早市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卖水果的阿婆们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着一筐筐新鲜的龙眼、芒果。鱼摊老板正麻利地处理着活鱼,水花溅在石板路上。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挤在早餐摊前,等着买热腾腾的河粉。
安娅站在两位戴着斗笠的妇人身旁,假装挑选摊上的青菜,实则观察着街角巡逻的无人机。当机腹的扫描仪转向另一侧时,她身形一闪,敏捷地隐入相邻的暗巷。
巷内潮湿阴凉,褪色的墙面上贴满了寻人启事,全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新一张甚至盖着“监测委”的钢印。
安娅轻敲了一下左手腕上戴着的普通人专属手环,手环震动,早己准备好的加密信息传送出去。
药店的门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茉莉老师,又来给孩子们买药啊?”老板熟络地和她打招呼,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是啊,最近换季,好几个孩子感冒了。”安娅一边温和地回应,一边将清单递过去,指尖状似无意地擦过柜台边缘,微型探测器粘附在木质纹理之间。
她目光不经意扫过店内。药柜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药品,墙上挂着当月的药品价目表,一切都再普通不过。
“最近我总是睡不安稳,也不知道为什么。”安娅轻声叹息,看着老人打包药品状似闲聊。
老人配药的动作顿了顿:“很正常,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他取下最后一种药,声音压得极低,“自从自然区那边冒蓝光,半个城的人晚上就都睡不着觉...”
药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安娅透过橱窗看到行人惊慌避让,三个身着黑色制服的身影正挨家挨户搜查。他们臂章上的银色盾牌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DNA链环绕的抽象火焰,监测委的专属徽记。
“从后门走吧。”老人猛地将药品塞进安娅的竹篮,“肯定是有人被举报感染了。”
安娅低头钻进后巷,潮湿的巷道七拐八弯。她脚步轻盈地穿过晾晒的衣物和堆积的货箱,很快重新混入热闹的街市。
“茉莉老师!”卖龙眼的大婶老远就招手,“今天的龙眼特别甜!”她麻利地挑了一串最的,“给您算便宜点,福利院的孩子们都喜欢。”
安娅笑着道谢,付钱时注意到街角有几个陌生面孔。他们穿着普通的便装,但站姿笔挺,时不时低头看手环,像是在等人。
买齐所有东西后,安娅正准备返回,却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街道对面,棕色短发的楚哲森穿着水务局的深蓝色制服,正弯腰检查路边的消防栓。他手中的检测仪闪着微弱的蓝光,两人目光短暂相接,又若无其事地错开。
安娅拎着沉甸甸的竹篮,慢悠悠地往福利院走去。阳光透过房屋的缝隙洒下来,在她深棕色的发梢跳跃。如果忽略那些在暗处涌动的暗流,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和湄公链城过去的每一天一样安宁。
*
正午时分,石岳蹲在汽修厂油腻腻的水泥地上,扳手卡在悬浮车底盘的一个螺栓上,怎么拧都纹丝不动。汗水顺着他沾满机油的脸颊滑落,在制服前襟晕开深色的痕迹。
“喂,学徒!”老板在里间吼着,“去把门口那辆老式燃油车的轮胎换了!”
“来了来了!”石岳胡乱用袖子抹了把脸,小跑着冲向厂门口。那辆古董级的燃油车停在路边,漆面斑驳,却意外地保养得很好。
他刚蹲下准备卸轮胎,一双锃亮的皮鞋映入眼帘。顺着笔挺的西裤往上看,一头黑发的谢川正似笑非笑地俯视着他,胸前别着"永昌古董店"的铜质工牌。
“你好,学徒工。”谢川把玩着手中的怀表,“这辆车是我们店长的收藏品。”
石岳翻了个白眼:“所以?”
“所以,”谢川慢条斯理地蹲下身,借着检查轮胎的动作压低声音,“你最好祈祷这破车能撑到任务结束。早上监测委的人去了南区福利院附近。”
扳手"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石岳正要追问,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彻街道。
白冉骑着学院标配的银色自行车停在厂门前,校服裙摆随风轻扬。她把一叠文件递给谢川:“古董鉴定课的作业,老板让我转交给你。”
谢川接过文件时,一枚微型接收器滑入他的袖口。白冉的目光扫过石岳脏兮兮的制服,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喂!学徒!别偷懒!”老板的吼声再次传来。
石岳骂骂咧咧地捡起扳手,而谢川己经恢复成傲慢的古董店帮工模样:“轮胎气压不够,处理好了通知我来开走。”
白冉蹬着自行车远去,发丝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谁都没注意到,她车筐里的书本夹着一页从汽修厂日历上撕下的纸,上面用铅笔标记着今晚的交接时间。
白冉的自行车停在湄公学院历史系的侧门前。她将车筐里的书本整理好,指尖不经意地拂过那页撕下的日历纸。
纸上面的铅笔印记己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串看似随机的数字。
推开档案室的木门,陈旧的纸张气味扑面而来。管理员老吴从报纸后抬起头:“阮同学,又来查资料啊?”
管理员的称呼让白冉再次想起自己的角色:
【身份档案:阮芳安
年龄:17岁
职业:湄公学院历史系走读生
特征:对古历史极其感兴趣,喜欢研究古董】
“嗯,教授布置的论文。”白冉出示了手中的借书证,径首走向最里侧的金属书架。
她的目标是一本1975年的《湄公河流域民俗考》。当书页翻到第143章时,夹在其中的微型投影器自动启动,在书页上投下一段密文。
[监测委今日行动坐标:E105.47, N9.68
秘银商会异常物资:7号运河仓库]
白冉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坐标正好覆盖了整个南区。她装作记笔记,实则用特制钢笔将信息加密后存入笔帽。
窗外有些骚动。白冉合上书,透过百叶窗看到几个监测委的人正在学院广场盘查学生。
“最近查得真严啊...”老吴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白冉似乎被吓到了,钢笔"啪"掉在地上。老人弯腰帮她捡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同学,你的笔帽松了。”
递回来的钢笔重量微不可察地轻了几分。白冉镇定地道谢,却在接过笔的时摸到笔身上多了一道凹痕,这是紧急情况下启动备用方案的暗号。
上课预备铃骤然响起。白冉抱着书本走出档案室,与匆匆赶来的一个女生擦肩而过。两人相撞的瞬间,一张纸条滑入白冉的袖口。
[自然区边界出现结晶化现象,建议更改交接地点——无面]
白冉面不改色地走向教学楼,指尖却己将那纸条碾成粉末。她抬头看了看天色,乌云正在自然区方向缓缓聚集。
(http://xsgu0.com/book/fidhbi-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