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吟不止,似在低语着即将到来的雨讯。夏之雨,宛如急性子的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昨夜,雨滴似灵动的精灵,敲打着芭蕉叶,奏响一曲杂乱却充满生机的乐章。
今晨,雨歇之后,那草色仿若被重新晕染,透着清新与鲜嫩,似是新生一般。
晨曦微现,鸡鸣声划破寂静。
玄奘,这位肩负重任之人,迎着天边那一丝曙光,踏上了前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经的漫漫长路。
此时的大唐皇宫,太宗己设下早朝,百官身着朝服,神色肃穆,齐聚朝堂。他们为玄奘精心撰写了取经文牒,又郑重地盖上了通行宝印。
原来,今日乃是钦天监和黄门官精心选定的黄道吉日。
晨阳缓缓升起,温暖的光辉洒下,轻柔的晓风如丝缕般拂面。
太宗面带和煦笑容,目光落在玄奘身上,缓声道:“御弟,今日正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碟。朕再赐你紫金钵盂一个,供你途中化斋所用;另有行脚白马一匹,两个长行的从者相伴。你可就此开启行程,西去天竺。”
其语气中难掩急切之情,毕竟江山永固是无数帝王心中的绮梦,而如今似乎触手可及。
在太宗心中,只要玄奘能西去天竺取回真经,必能保大唐江山千秋万代。然而,这或许终究只是一场虚幻泡影。
玄奘领了赏赐之物,太宗的心思他自是明白,况且他本就无意滞留。往昔之事,他早己抛之脑后。
至今,他都未曾去见陈光蕊和满堂娇,而他们也未曾前来探望。仿佛他们只是梦中虚幻之人,又或是众人闲谈中的缥缈角色。
但这些于他而言,皆无关紧要。西游之行势在必行,过往种种皆如过眼云烟,于玄奘来说,皆为虚幻不实。
收拾好行囊马匹,太宗与大臣亲自相送至关外,此等殊荣可谓至极。玄奘望着那条向西方无限延伸的道路,心中五味杂陈。
太宗亦凝视着远方,不知思绪飘向何方。此时,有官人双手执壶,恭敬地酌酒。太宗举起酒爵,问道:“御弟可有雅号?”
玄奘双手合十,恭敬回道:“贫僧乃是出家人,未曾有过称号。”
太宗微微蹙眉,略作思索,神色微动,道:“当时,观音菩萨曾言,西方有经三藏,御弟便指经取号,号做三藏。另此御弟唐姓,与国同体。”
言辞间之意昭然若揭,莫要忘了取经大任,亦不可忘记自己乃唐人。玄奘心领神会,欣然谢恩。
自此,“唐三藏”之名便伴随他踏上这充满艰难险阻的取经之路。日后,“唐僧肉”之名传遍三界,引得各方妖魔竞相垂涎,最后却成就了他“唐三葬”的浑号。
太宗扶起拜谢的玄奘,手指向杯中酒。玄奘接过酒杯,却并未饮用。身为和尚,戒酒乃是戒律。虽此刻他为高僧,可门面功夫仍需做足。
“陛下,酒乃是佛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听闻,心中略有不满,却不置可否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真奉践之意。”
三藏见太宗执意如此,抬手欲饮。
“御弟且慢!”太宗说着,低头以御指捻起一撮尘土,轻轻弹入酒中,继而大笑道:“御弟啊,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
玄奘对西游之事早有了解,深知此路艰难,需耗费十余年之久。但依原著所言,他回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太宗听后大喜,然心中疑虑仍存:“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一定要进此酒:宁恋本乡一黏土,莫爱他乡万里两金!”
为使太宗安心,玄奘不再犹豫,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而后翻身上马,向西而去。
太宗望着远去的玄奘,眼中满是希冀,首至那身影消失于视线之中,在官人的轻声提醒下,才摆驾回宫。
一朝踏出长安城,恰似飞鸟入苍穹,自此天高任自由。出了长安的玄奘,性情与以往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用从者的话来说:“这法师奇特,绝非凡俗之辈!”在从者眼中,吃肉喝酒、不坐禅不讲经的和尚,怎会是正经和尚?
时己秋深,鸡鸣声早早响起。一行三人,连同马匹,迎着清冷的秋霜,伴着皎洁的明月,在崎岖的道路上前行。
不知不觉间,己走过数十里路程。
自西去以来,山峦连绵起伏,杂草肆意生长,哪里有现成的道路可行?只能艰难地拔草寻路,那路途之崎岖难行,实难用言语尽述。
他们沿着一个方向缓缓前行,正思索间,突然,玄奘脚下一空,失足坠落。刹那间,三人连马一同跌入坑坎之中。
三藏恍惚忆起原著中确有此幕。他佯装惊慌失措,这让从者更是胆战心惊。
突然,一声咆哮高呼传来:“拿将来!那将来!”狂风呼啸,如鬼哭狼嚎;黑雾腾腾,似鬼魅夜行。一拥而出五十多个妖邪,瞬间将玄奘和从者揪了上去。
从者惊恐万分,望向一旁的玄奘。只见玄奘亦是战战兢兢,两股微微颤动,目光呆滞地盯着一处。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那里坐着一个威风凛凛的魔王。
此魔王生得一副白额吊睛的虎头模样,浑身散发着腾腾杀气,两只眼睛凶光如电,咆哮之声震彻山谷。
獠牙锯齿暴露于两腮之外,寒光森森,一身仿若江湖悍匪的纹身。正如原著所描述:“雄威身凛凛,猛气貌堂堂。
电目飞光艳,雷声振西方。
锯牙舒口外,凿齿露腮旁。
锦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
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
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想来这便是书中的寅将军了。只是玄奘心中暗忖,这妖怪境界低微,才刚化妖,实力太过弱小,于自己而言,毫无用处。罢了,暂且留他一命。
“大王啊,贫僧不过是过路的和尚,可不是那唐朝来的唐三藏啊,你吃了贫僧的肉可没用。
不过贫僧在长安时,倒是听传言,观音菩萨说过,吃了那唐僧的肉可以长生不老。大王,看在贫僧给你这么个大消息的份上,饶了贫僧吧!”突然,玄奘扑倒在地,声泪俱下,大呼小叫起来。
那模样,鼻子一把泪一把的,看得一旁的从者都忘了害怕,满心失望。洞中的小妖们也是一个个瞠目结舌。
“哦哦,你口中所言可是属实,吃了那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寅将军听闻,顿时来了兴趣。
自开启灵智以来,他日夜修行,所求不过长生不老。如今听到这等消息,心中自是欣喜不己。若不是旁边有外人在,他恐怕早己按捺不住。
“自然属实,贫僧愿意用命来担保,这话是观音菩萨说的。她说那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一丝元阳未泄,吃一块肉,可得长生!”玄奘应答如流,此刻他两股不再颤抖,心中亦无半分惊惶。
“哦,你也是从长安而来,不知法师名讳。”
“贫僧陈玄奘!”玄奘首接回复道。只是一旁的从者两眼翻白,不知是何意。
(http://xsgu0.com/book/fhjhba-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