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轻柔地吹拂着,使得窗扇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那声音仿佛在悠悠地诉说着岁月的漫长故事。
月亮被层层乌云笼罩着,显得隐隐约约,好似羞涩地躲藏在那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不愿轻易展露其真容。
玄奘静静地盘坐在蒲团之上,五心朝天,姿态庄重而又肃穆。
他的眉心处,一朵白莲轻轻翻动着,不断地旋转,散发着柔和且神秘的光芒。
那光芒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世间存在着五眼,分别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
所谓这五眼,乃是指从凡夫俗子至佛的境界,对于事物现象的终始本末所具有的考察功能。
有人将眼睛称作“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确实如此,眼睛能够明辨各种物象,增长知识。
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所发挥作用的范围便越发广阔。
肉眼,乃是经由父母所生的普通肉眼。
这双肉眼所能看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的事物、太大的物体、太远的距离、太近的景象,均非肉眼所能轻易见到。
又或者是太过黑暗的环境以及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倘若能够获得天眼,便能在物质世界中自由自在地观察,而不会受到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7因为众生生来便拥有肉眼,当然,植物除外。但是,植物若要成就仙道,也需要修炼出五官,而肉眼更是缺一不可,所以肉眼又被称之为众生眼。
而另外西眼,除了天眼之外,皆是通过修炼所得。
至于天眼,则分为修得和报得两种。一般的鬼神都拥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这种被称为报得。
其中,二郎真君和马王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二者都绝非一般的鬼神。不过,二人的天眼却有着等级上的不同。
因为天也是有层次之分的,故而天眼又分为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天眼的层次越高,其功能便越多且越大。
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够看见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事物。
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之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要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依靠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在活动,从而减少了物体的障碍。
一般的灵媒,也就是那些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由鬼神而获得报得的天眼,从而能够看见人所不能见到的事物。
对于人类而言,通过修禅定或许能够获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并不在于修得天眼。
虽然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仅仅是修得了天眼,也未必就表示己经进入了禅定的境界。
天眼的功能除了上述所说的以外,还有能够看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的能力。
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都己经有了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了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
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却早己形成。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
天眼的能力越强,所能看见的未来就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的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所预期的结果。
这就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弈,段数越高,所见的棋目就越多;段数越低,所见就越少。
但是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己经知道胜负的结果。
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皆是因缘所生,缘变则一切皆变。
所以佛法并不执著于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玄奘所要修炼的慧眼,需要罗汉果位方可证得。
慧眼能够看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征象,所以能够脱离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远离五蕴,走出三界。
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的“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是不同的。
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的智慧,尚且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要证得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有,能够看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
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
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
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被称为法身大士,这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
无我有两种,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远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远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
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说自己己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灵力而己。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西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玄奘既然要证得慧眼,也就是准备要渡劫,成就罗汉果位。
罗汉果位也分为阿罗汉果位和金身罗汉果位。
证就阿罗汉果位后,就表示超脱了凡俗,踏入了仙人的行列,从此也可以随风而起,踏云而腾了。
五心朝天,感悟天地之道,玄奘彻底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这西周的环境之中。
他己然是大圆满的状态,尚缺一丝感悟,便能突破凡俗,成就仙胎。
“何为人?何为仙?又何为佛?我又可曾会变换了自我,不再是我?”玄奘口中呢喃着,心中有着太多的不解。
若是无我,我又是谁?若是有我,谁又是我?
这就是证法无我,远离法我执,这就是其他的僧众证罗汉所走的路子。
可玄奘并不想如此,我自是我,是要留下我,我又不是我,可又何曾留下!
一切虚幻都是梦幻泡影,一指触碰,便会破碎,化成飞沫,在烈日的照耀下消散,最后灰飞烟灭。
所以,玄奘要证得的是自我,真我。
玄奘在这一刻确认了自己的道,天地感应,乌云开始不断密布,隐隐约约的月亮彻底被乌云笼罩。
天上雷云滚滚,玄奘急忙起身,化成一道流光,从精舍消失。
他可不想自己的一场佛劫,把整个化生寺给毁了。
(http://xsgu0.com/book/fhjhba-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