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朝阳从东方升起,晨晖洒下大地,七丈坡还原了本样,正是一处墓地,坟冢随处而立,杂草丛生,枯木离离,枯败的树枝上,乌鸦点点,声声悲啼。
“走吧。”将骨笛收了,瞥了一眼身边的巴赐鸣,玄奘不想多说一句话。
可玄奘不搭理他,不代表这家伙不说话吧。
你看,他开始在那里说南道北,言东话西,完全忘了自己刚复活没多久,衣服还没有干透呢。
“法师,敢问是哪座仙山修行?”
“法师,可不可以收我为徒啊?”
“法师,你若是能收我为徒,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法师,你会说话么?”
“法师,你是哑巴吧。”
“臭和尚,你会不会说话啊?”
“臭和尚,我父亲是巴仕东。”
“臭和尚,你到底收不收我为徒?”
“……”
“闭嘴,若是再不闭嘴,我就拘个小鬼放你家中,也不害你,就是天天缠着你,折磨你,让你生不如死,想死都不行。”玄奘冷冷的说道,冷的如同极地的冬风,吹在心底。
果然恶人更怕恶人,巴赐鸣闭上了嘴,他完全相信他会这么做,他也相信他有那个能力。
……
将巴赐名送回长安,玄奘再次启程,长安这次只是路过,他并没有进入,他还要尽快赶回金山寺。
……
……
……
“世人都说神仙好,争名夺利怎少了。为登高峰奋勇前,早起迟眠不悠闲。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也不满。锦衣玉食住大厦,死去还须阎罗管!”
山峦青青,万木争相高耸,首插云霄;水流悠悠,百泉相汇,可汇聚成大河。山间的小路上,一个光头的和尚走走停停。
每一次走动,都能跨越几丈之远。这悠扬的歌声正是从那人口中传出,不错,此人正是玄奘。从进入江州以后,他就以僧人的面目出现了,而且他还专门换了一身僧袍。
在这山上,便是真正的金山寺了。阔别了如此漫长的时间,终于又回到了这里,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寺。
人间己然是六月天,山寺中的桃花却刚刚盛开,一朵朵开得甚是妖艳。
玄奘静静地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曾经在这里的点点滴滴,那些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充满了宁静与祥和。
很快,玄奘就来到了寺门前。这里香客寥寥无几,却不知为何僧众却集合了不少。
“法师,您回来了?”说话的正是之前赶玄奘他们离开的那个和尚,法名唤作空异。如今几年过去了,好似并没有半点不同。
“法师?是在说我么……”一踏入山门,玄奘就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怎么突然就被称作法师了呢?
“正是,玄奘法师从远游归来,我带全寺僧众前来迎接!”空异继续说道,脸上挤满了笑容,如同盛开的菊花一般。
其他的僧众也都看着自己,满脸的激动与仰慕。玄奘可以感受到,这些情绪绝非伪装,而是内心真实的显露。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必然有什么蹊跷之处!
“你们识得我?”玄奘疑惑地问道,这下可是引起了如炸锅般的议论。
“玄奘法师,您可不能这样啊,你从小就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啊!”一个老和尚说道。看他瘦骨嶙峋的样子,差不多五十余岁,可玄奘并没有半点印象。
“是啊!是啊!我们还一起上山砍过柴呢,后山的桃子,你我也曾一起吃过!”这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和尚。
“如今法师父母得救,更是得唐王下召,回长安,参加水陆大会,可喜可贺啊!”
“是啊,能得唐王召见,必然前途无量!”
……
一字一句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了玄奘的心上,让他都有些疑惑了。不过转瞬之间他便明白,这一定是如来做的,也就只有他有着这般手段。
不过,也从他们的谈话之中得出,便宜老爹陈光蕊己经被救出,如今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满堂娇并没有自杀身亡,他们己经回到了长安。如今,他正式被唐王召见,回长安参加水陆大会。
本想着早点回来早点做些准备,没奈何如来又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呢。果然佛法无边,玩弄凡人与股掌之间,只是前路如何,又多了许多变数。泾河龙王这个倒霉鬼,还是死了。
三曹对案这事自己没赶上,就是不知道主事的是不是观音菩萨。
想来是了,如来虽然佛法无边,但在东土的影响力还是不如观音啊。
这些与书中的记载也是差不得太多,想来自己到得长安之后,还会被封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这个莫名其妙的职位。
想明白了所有,玄奘也就不再疑惑。既然风雨欲来,我又何必躲避呢?置身风雨之中,才能得到更多的磨砺,看来要好好做一番谋划了!
(http://xsgu0.com/book/fhjhba-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