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在暮色西合时抵达小镇。
吴阳家在镇上,先行告别。胡青骑着电轮子来接胡丹,又同行了十几里路(那条骑自行车走了三年的泥土路)。
许焕告别胡青胡丹,背着行李,独自一人踏上了通往村子的最后一段土路。寒风凛冽,卷起地上的残雪。她裹紧了并不厚实的棉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熟悉的泥土地气息混合着炊烟的味道扑面而来。当那栋崭新的、在冬日暮色中显得有些孤零零的二层小楼出现在视野里时,她的心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推开院门,迎接她的是爷爷奶奶惊喜而响亮的呼唤:“焕焕!回来啦!”奶奶一把接过她的行李,粗糙的手掌着她的后背,嘴里不住地念叨:“胖了!白了!像个大姑娘了学校里伙食不错吧?冻着没?”
爷爷站在一旁,咧着嘴笑,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上下打量着孙女:“回来也不给家里打电话,爷爷骑自行车去接你呀!”
屋里的灯光温暖而熟悉。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许焕贪婪地呼吸着这熟悉的气息,卸下行李,帮着奶奶端碗摆筷。她注意到,新楼房虽然气派,但屋里依旧空荡,除了那台大彩电和几件必需的家具,并无太多陈设,带着一种“阔气”却缺乏人气。
“大大,大妈”第二天,尕爸尕婶来访“听说焕焕回来啦!放假了?这县里水土就是养人,看着是水灵了不少!”尕妈摸摸许焕的头。
隔壁李婶子也来窜门“嗯,精神了!读书人是不一样!给你们老许家长脸”
尕爸与有荣焉,又详细询问了许焕各科成绩,又问排名,许焕平静地回答:“年级前三十。”。
“前三十,那不错!再接再厉!”许文斌满意地点点头。
傍晚时分,继祖从省城回来了。
许焕看见他穿着簇新羽绒服,厚实温暖,没带画板。许焕想,可能玩两天就走吧。
“爷爷奶奶,给你们的”继祖提了一大堆营养品!还把一盒包装花哨的巧克力往许焕手里一塞:“姐,给你!”
爷爷奶奶激动万分,看着金孙小少爷般的打扮,不敢上前抚摸,怕粗糙的手茧勾坏肯定很贵的羽绒服。 但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围坐在饭桌前。继祖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自己新买的游戏机,去艺校读初中认识的新同学、谈论爸妈给自己请的画画名师有多贵多厉害。爷爷奶奶乐呵呵地听着,不时给继祖夹菜。
许焕安静地吃着饭,听着那些与自己生活毫无交集的话题,偶尔也附和一两句关于学校伙食、学习压力的问题。
她听着继祖高昂的艺术学习花费,看着弟弟手里那台闪烁着炫目光芒的游戏机。再低头看看自己洗得发白的朴素棉袄。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割裂感弥漫在温暖的饭桌上。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父母“补偿”几百块钱和廉价新衣的女孩了。县一中的奖学金足够支撑她的学业和生活,尕爸的期许和爷爷奶奶的慈爱是她更坚实的精神支柱。父母的钱和关注,更多地流向了弟弟那个“更有前途”的艺术世界。
她并不怨恨,只是感到一种彻底的清醒和疏离。
她叫许焕。
她的根,深扎在脚下这片土地,在爷爷奶奶佝偻的背影里,在堂叔殷切的目光里,在自己用汗水浇灌出的成绩单里。
她的路,在县一中那“亮堂”的教室里,在她还未完全攻克但绝不放弃的英语听力里,在她未来要攀登的更高峰上。
这个有父母和弟弟的“家”,此刻更像是一个短暂停留的驿站。她安静地吃着饭,心中己开始盘算寒假的学习计划。窗外的寒风呼啸着,屋内的灯光温暖而明亮。她知道,短暂的休憩后,她将再次背起行囊,走向那个真正属于她的、靠知识照亮的世界。
(http://xsgu0.com/book/fhggfb-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