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灯火在雨夜中透出微黄的暖意。疲惫的村民们三三两两从河堤上撤下,泥泞的脚印留在石板路上。他们的脸上沾着泥水,混合着雨水和汗珠,但每一个人眼中都透出劫后余生的庆幸,团结互助后的喜悦也挂在脸上。他们朝苏记走来,那盏灯火是他们心中的指引。
苏默站在饭馆门口,看着这些归来的村民。他们脸上刻着劳累,却没有一丝怨言。他身上的疲惫似乎消散了许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片刻耽搁。
他径首走向后厨,立刻忙碌起来。几口大锅很快架好,动作利落,灶火熊熊燃起,橘色的火光映照着他的侧脸。他清洗着提前准备好的食材,大骨下锅,姜片翻炒,香气很快在厨房弥漫,姜汤的辛辣和肉骨的醇厚交织。
他熟练地处理着面粉,揉面、擀面、切面,面条在他手中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细微的劲气在他指尖流转,融入面条,仿佛赋予了它们某种生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用食物回报这些淳朴的村民。
灶火映红了整个厨房,热气蒸腾,苏默额头渗出汗珠。他动作流畅,宛如行云流水,锅铲在他手中舞动,每一次翻炒、每一次颠勺都精准无误。油烟缠绕着饭馆,浓郁的香味扩散开来。
小暖被孙婆婆轻轻摇醒,揉了揉眼睛,看到饭馆里站着许多人,他们身上带着泥点,脸上却带着笑容。小暖有些迷糊,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大家都在玩吗?”她指向那些村民,小脸上带着好奇。
孙婆婆摸了摸小暖的头,轻声说:“不是玩,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帮村里修好了河堤,他们累了,来爸爸这里吃饭。”
小暖似懂非懂地点头,看到苏默在厨房里忙碌,香味一阵阵飘出。她小鼻子嗅了嗅,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块饼干,那是她偷偷藏起来的零食。她举着饼干,脆生生地说:“要不要吃暖暖的饼干?”
她童真的声音回荡在饭馆里,村民们听到小暖的话,心都变得柔软。他们看向这个小小的身影,方才抢险的疲惫似乎一下子消散许多。有人咧嘴笑起来,有人摆摆手。
“小暖真乖。”一位老奶奶轻声说。
“不用饼干,等下吃你爸爸做的饭,那才香呢。”另一个中年汉子说。小暖的天真温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热气腾腾的姜汤和面条很快上桌,苏默将大碗摆在桌上,汤汁浓郁,面条根根分明,姜汤冒着热气,散发出驱寒的辛辣。村民们围坐下来,碗筷碰撞声此起彼伏。
他们大口喝着姜汤,辛辣迅速温暖了身体,驱散了雨夜的寒意。疲惫的肌肉在暖意中放松,面条入口,劲道十足,鲜美的汤汁混合着面香。
有人闭上眼睛,发出满足的叹息;有人身体微颤,那是疲惫被食物治愈的感受。体力仿佛正在迅速恢复,脸色变得红润,一些人甚至开始哼唱起家乡的小调,声音低沉,却透着劫后余生的安宁。
“好,好啊!”老周喝了一口姜汤,重重放下碗,脸上写满满足,感觉全身的关节都舒展开了。
“苏老板这手艺,真是绝了!”一位村民高声赞叹。
“比我老婆子做的都好,哎哟喂。”王婶笑着说。饭馆里充满了食物的香气和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孙婆婆、王婶和李婆婆也主动帮着苏默,她们忙碌着,给村民们盛饭、递水,动作麻利,配合默契。苏默则继续在厨房和前厅之间穿梭,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食物。
小暖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一块干净的小手帕,笨拙地给“周爷爷”擦去额头的汗水,动作轻柔,小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周爷爷,暖暖给你擦汗汗,不累了。”
老周看着小暖,哈哈大笑,疲惫一扫而空。他弯下腰,轻轻捏了捏小暖的脸蛋。
小暖又跑到孙婆婆身边,踮起脚尖,给孙婆婆擦汗。孙婆婆眼中尽是温柔,她抱起小暖,亲了亲她的脸颊。
小暖的萌趣和善良让所有人都感到心头一暖。饭馆里不时响起欢声笑语,疲惫、寒冷、担忧,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这股暖意驱散。饭馆里充满了烟火气,氛围轻松愉快。
苏默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村民们满足的笑容,看到小暖被大家围着逗弄,小家伙开心地咯咯首笑。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幸福。这种感觉,在他佣兵生涯的无数个夜晚,在血雨腥风中,是多么遥远而奢侈的梦想。如今,它触手可及。
他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面容,看着这些对他真诚相待的村民,感觉自己真正地融入了这个地方。这里不再是临时的避难所,是他的家。这份归属感,比任何任务的成功都让他感到安心。
老周和孙婆婆坐在一个角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苏默父女,看着饭馆里热闹的场景。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欣慰。他们看到了苏默的变化,从一个警惕、疏离的男人,变成了一个真正懂得烟火气、懂得守护的父亲。
他们知道,苏默己经真正成为了桃源村的一份子。苏记小饭馆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餐馆,它成为了村里真正的“家”,是凝聚人心的核心所在。它在风雨中,散发出最温暖的光芒。
(http://xsgu0.com/book/fhbhid-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