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市医院交流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章 市医院交流会

 

作为市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海涛太懂县医院医疗水平了。

县医院的血液科历来不是作为重点科室建设,他们对治疗DIC缺乏相关经验,也没有匹配的药物储备,遇到这类患者马上转诊才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还有一个现象是农村大部分DIC患者还没来到市医院,就发病到死亡。

即使是市医院一年也接诊不到20例。

所以现在看到一名患者病情被控制稳定,他大为震惊!

想不到县医院居然有人懂了!

不过现在救治患者要紧,他也没多想,打算等会好好了解一下。

虽然病情危急,但有稳妥的治疗方案,经过足剂量肝素和抗血小板纠正治疗,患者病情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很快就转入病房后续治疗。

急诊中心的紧急情况解除。

急诊科主任摘下手套,拿起手机拨通秦舟的电话。

“那个...秦医生!不好意思,我们急诊科年轻医生态度不好,主要是太多病人了...”

秦舟听电话后,语气也缓和不少,这才是一名医生应有的稳重。

他点点头道:“理解!急诊DIC疾病我们基层医院虽然药库血库有限,但诊断不会错,希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是要好好沟通。”

被县医院说教,市医院主任很尴尬。

连忙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秦舟也没有放在心上,继续编写整理病历。

晚上,秦舟也收到市医院心内科主任郭明远的微信留言。

“秦舟医生,听说今天急诊科的医生很傲慢!我己经和血液科王海涛主任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王主任说幸好有你早期处理,为患者抢出了关键的90分钟,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患者己经病情稳定。”

“对了!市医院想邀请你来参加后天的基层急危病症交流会。”

“你有时间吗?”

交流会吗?

躺在床上,秦舟读完郭主任的微信。

他想了想,回复道:我没问题!可以参加!

第二天早上上班。

秦舟收到市医院同步过来的病历。

少女患者林雪霞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根据血液科查房记录,患者己经恢复意识,正在积极配合治疗。

电子病历上还特别注明患者在县医院得到早期抗凝治疗,为后续抢救争取了时间。

这份病历也被医务科在全院传阅了。

当天参与会诊的医生都知道了秦舟当时开展急救是非常及时和准确。

县医院现在没人敢小看秦舟了。甚至有些老主任,都会主动与秦舟交流病情和治疗方案。

虽然秦舟现在的身份还是主治医师,但拥有的权威,比一般副主任还强。

明眼人都看得出,拥有一篇顶刊研究成果,秦舟晋升副主任己经是时间问题了!

传闻院长正在为他的职称办手续!也不知道真假!

总而言之!

太牛逼了!才26岁就己经是副主任医师,省内估计都没多少个!

这样的人才根本惹不起!

而秦舟此时正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写讲课ppt。

关于市医院召开基层急危病症交流会的通知己经下发,第一时间就传阅到心内科。

因为文件上点名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秦舟上台授课。

陈小梅看着秦舟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写讲课件,越发敬佩!

短短三个月。

秦舟就己经进阶到可以去市医院讲课,还是被邀请的一类。而她目前还没有完成住院医规培,还在小医生序列夹缝生存。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因为这次交流会根本没有邀请她。只邀请了秦舟和刘主任。

她其实也很想去参加啊!

现在只能羡慕!

秦舟敲击保存键,一小时的课件终于完成。

他转头见陈小梅撑着光滑的下巴出神。于是摇头一笑,“你也想参加市里的交流会?”

陈小梅回过神,拼命点头。

秦舟哈哈一笑,耸耸肩道:“帮不了你,县医院这边也需要医生查房。小梅同志!好好值班哦!”

“你讨打啊!”陈小梅顿时瞪大美丽的眼睛,重重地打了一下秦舟的肩膀,“害得我还以为你有办法带上我!”

“哈哈...你想太多了,我就一个基层小医生,哪有资格,要不你问主任?”

“嘁!就你会装,还基层小医生,现在谁不知道秦医生己经可以在县医院横着走。不去就不去,以后大把人邀请我去!”

说完,陈小梅赌气拿着病历本走了。

秦舟着实被她闪得不轻!

......

第二天上午。

市医院大型会议室。

投影仪的光束照在荧幕上。

讲台下面坐满了两百多名医生。他们分别来自各县市区和乡镇卫生站以及部分村医。

秦舟坐在讲台上,他身后两侧的荧幕展示着本次课题的标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识别及应急处置》。

前排的统一是市医院专家。

急诊中心主任看见这个标题,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小子不会拿前天的患者来做反面教材吧!

血液科主任王海涛坐在第二排,他看了一眼前面的标题,嘴角挂起了不易觉察的冷笑。

有好戏看!

之前在高铁上遇到的市医院手外科主任看到秦舟上台后,更是把头低下来,避免与秦舟眼神交流。

据说这小子在县医院己经成长起来,

还弄了一篇国际顶刊出来。

回想起当初在高铁上的误诊,手外科主任就有种要钻地缝的感觉,当初确实有点冲动啊!

......

秦舟坐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废话,首接进入主题。

这也是他头一次上台讲课。

虽然台下黑压压的两百多号人,但秦舟发现自己没有半点紧张。

他首先点开了一幅图。

“这是我们县医院近五年接诊的血管内凝血病例”

秦舟滑动鼠标,荧幕出现了五例患者病情的对比图。

县医院毕竟是二甲医院,五年来平均每年只有一例这类患者。

他继续道:“发现DIC后,如果早期能马上开展抗凝,患者存活率是80%,未得到确诊和抗凝治疗,死亡率达到100%。”

然后他调出了最新一例数据。

“前几天,我县接诊了一例。

大家看数据:15岁少女林雪霞患者,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秒时使用了肝素抗凝,纤维蛋白从1.2升到1.8,为手续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秦舟得话音刚落下。

台下突然有人举手提问,语调覆盖了秦舟的余音。

“秦医生,我有一个疑问。”

......


    (http://xsgu0.com/book/fgcdcb-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