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拒绝。
沈桑幼溜进书房,抱着今日刚和阿沛上街买来的孩童习字本:“夫君有空吗?”
“过来,”封云礼朝她招了招手:“大夫开的药喝了没?”
“大夫说我没病,”沈桑幼把书放到书桌上:“我闻着太苦了,只喝了两口...”
封云礼点头,随手翻了下沈桑幼拿来的练字本。
不太满意的表情。
“明日我找几本我的字帖给你临摹,这些字体...不太合适...”
会教坏还未启蒙的人。
沈桑幼视线越过他的手掌:“为什么不合适,是太难了吗?”
封云礼:“不是。”
是太丑了。
他寻了张空白的宣纸,提笔写了三个字,放到沈桑幼面前:“认识么?”
“!!!”沈桑幼激动起身:“我知道,这是夫君的名字!”
这应该是她为数不多认识的字。
“嗯,”封云礼薄唇微勾:“那这三个字呢?”
【沈桑幼】
沈桑幼看着新写的三个字,感觉很熟悉,好像在婚书上看到过,就跟封云礼的名字印在一块儿。
“不知道。”沈桑幼摇头。
“这是你的名字,”封云礼从笔架上挑了只小巧些的毛笔:“切记:蘸墨忌满,小半即可,否则落笔会显厚重。”
沈桑幼看着封云礼蘸墨的动作,冷不丁咽了好大一口口水。
她第一知道原来自己夫君不止脸好看,手也....
“好长...”
“嗯?”封云礼有些诧异:“长么?那换一支吧,你自己选一个喜欢的,别太粗就行。”
怕她握不住。
听他这话,沈桑幼长睫疯狂闪动。
装模作样选了一只普普通通的,其实她说的不是毛笔。
“那,那我要白色这支,”沈桑幼学着方才封云礼蘸墨的动作:“我今天就学这六个字吗?”
沈桑幼自己在一旁铺开了宣纸。
零零碎碎的东西,把封云礼的书桌分去了一大半。
“这些差不多,”封云礼给她垫好椅子的坐垫:“准备到你睡觉的点了。”
沈桑幼点头:“好。”
挺首腰板坐在一旁,表情很是认真严肃。
今日是她沈桑幼学习的第一天!
封云礼见她有模有样地一笔一划临摹着,就没再管她,自己翻阅着方才未看完的卷宗。
室内恢复了寂静。
但气氛却不显尴尬,反倒是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明亮的烛火下,男子眉宇清隽时不时把余光放到右侧,唇边似乎噙着笑意;女子正襟危坐,笨拙又努力得复刻着那六个字。
蜡烛燃烧近半。
封云礼收了卷宗,意外地看着还在桌前写写画画的沈桑幼。
“手累不累,”封云礼起身站在沈桑幼身后:“桑桑,拿笔不对。”
俯身,覆上了沈桑幼握笔的手。
封云礼本想手把手帮她纠正拿笔的姿势,但在看在最上层那三个大字时,眸中闪过抹惊讶。
从刚开始的七扭八歪,到后面将他的笔韵学去了七八层。
“我带你写一次,”封云礼隐下心中的惊愕:“手肘悬着,对,第一笔落笔可以重些...”
阿沛进来送热牛乳,还想欣赏一下沈桑幼的初学字体。
本以为会是一些简单的笔画,没想到人家首接上整字了,还能这样学写字的吗!
看着两位主子都很满意的样子。
阿沛心底大地震:真是一个敢学、一个敢教。
“我会了我会了!”沈桑幼推开了封云礼的手:“你走吧,我自己来。”
就着方才封云礼握她手的感觉,沈桑幼完完整整又写了一遍【封云礼】三个字,“怎么样?好像长得差不多了~”
沈桑幼羞赧地看了眼身后的男人。
等着他的点评。
这次她可没有偷懒,三个字就写了快半个时辰,夫君不会嫌弃她笨吧?
“很好,”封云礼抬手抹掉沈桑幼鼻尖的墨汁:“明日还来书房?夫君教你读些简单的话本。”
沈桑幼咧嘴笑:“好!我要看小人书!”
那也是她今日在书摊上翻到的,两个小人在打架,话还密。
她虽不认识字,但看着画面就很有趣。
不过在她刚翻开没几页,阿沛就把书收走了,说那书不是她现在学的,但她现在会写了三个字,应该也可以学着看书了吧。
闻言,封云礼淡淡看了阿沛一眼:?
阿沛奋力解释。
只不过说越多错越多:“请苍天...”
“日后注意些,”封云礼把还在傻笑的沈桑幼抱走:“不准看,回去睡觉了。”
“唔...”沈桑幼嘴里还喝着牛乳:“要吐了。”
——
这一晚。
将军府请太医的事,惊动了皇宫,梁帝都亲自派人前来过问,太后亦是命了贴身的大宫女过来照料。
“这篱儿身体向来壮实,怎么就突然请太医了呢?”太后头发花白,却中气十足。
“母后就别担心了,”梁帝递过手中的参汤:“太医说了只是气急攻心,开一些降火清凉的药便好了。”
“怎么回事,”太后皱眉:“将军府出什么事了?”
将军府人丁稀少,没有姬妾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亲戚,怎么会气急攻心?
“估计还是因为云礼的事吧,”梁帝只是模糊提了一嘴:“您就别忧心了,明日朕就把那小子喊进宫来问问。”
太后接过参汤抿了一口,语气不太赞同:“又是因为那个沈氏?”
自从封云礼娶沈桑幼进门,长公主不止一次来慈宁宫,每回都是想让太后出面,休了自己的长媳。
“是吧,”梁帝含糊:“夜深了,母后要不早些休息?”
梁帝并不想参与后辈的情感里。
不体面。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就不相信自小养在自己身边的外甥,会是因救命之恩,就搭上自己一辈子婚事的愚钝之人。
那沈氏身上,应是有他那外甥所渴求的东西,才会答应将人娶进府中。
“行了,”太后摆手:“回你乾清宫吧,皇帝今日也辛苦了。”
太后心里有数。
自己这个女儿啊,就是从小没受过什么苦,需事事顺着她,否则就死命折腾人。
但这沈氏的门第也确实配不上这个位置。
梁帝走后,太后跟身边的宫女说了句:“明日派辆马车,去把沈氏请来,就说是陪哀家解闷儿。”
成婚也过去大半年。
她也是时候见见这位农女出身的世子妃了。
(http://xsgu0.com/book/fdibga-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