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 章 都把耳朵支楞起来,小爷我要开始装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 章 都把耳朵支楞起来,小爷我要开始装逼了……!

 

“我说的是每年。”

高阳蹬鼻子上脸的又补了一句。

老家主宠溺的点点头,“那也不过分!我太孙还不能攒点家底儿了。想着一会儿跟他们补个文书按个手印这事儿就算成了。”

“谢谢太爷,那这一成分红就算我技术入股吧。”

“行了行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居然还真惦记上了。放心,只要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不是你的惦记也没用。所以你还是赶紧说正事儿吧!”

“咳咳------!”

高阳小大人般的咳嗽了两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

“众所周知,所谓的开源其实就是拓宽收入来源、增加财富的一种途径。听起来很简单,可实现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众人一头黑线的看着高阳默不出声,场面略微有些冷。

“因为--------------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不给众人太多的思考时间,高阳继续侃侃而谈道:

“更何况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你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你们的潜意识里,抽丝纺线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事,天经地义。就像绸缎必须是丝的、粗布必须是麻的一样,因为老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大家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因为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才导致见识浅薄的你们遇见屁大点的事就坐在这里长吁短叹,仿佛天就要塌了一样。”

“说人话!”

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高阳身后传来,吓得高阳一激灵。

“好嘞!”

高阳敷衍的点了点头。

这时,五老太爷高杰抓住这个空当问高阳,“可事实上绸缎就是丝的、粗布就是麻的啊,这跟见识深浅有什么关系,你哪怕去问那些顶级大儒以及当朝太傅他们也都会这么说。”

高阳眼一瞪,泼皮劲儿又上来了,

“ 操,我哪句话说不是了,我特么不是在跟你们举例子呢吗!不举例子如何能证明你们那点浅薄到令人发指的知识储备量。我今天豁出去也当一次流氓了,就抛开事实跟你们讲道理,且问在座诸位,我朝的律令中有没有规定民间织坊除了常规绸缎粗布外再也不许织造其他任何面料的纺织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齐摇头。

“没有这种缺心眼儿的规定吧?”

既然没有--------,”

说到这儿,高阳突然拔高声调,

“既然没有这种规定,那你们还能缺心眼儿到让偌大的一座织坊停工?”

“宁可傻乎乎的坐那等生丝也不说扩展一下思路,研究一下有没有其它可以取代生丝的原材料?”

“现在织坊是现成的,各种设备是现成的,人手特么也是现成的,可你们一个个大活人居然能让原材料给憋死,我也真是服了。”

“昨晚陪我爹喝酒时还唠起这事儿呢,他说今年生丝收不上来,族里可能要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让我有个心里准备。我当时心里就画魂,生丝收不上来跟过艰难日子有鸡毛关系,大不了就不做绸缎生意了呗,那么多赛道哪个不比丝绸强。”

“一开始我以为只有我爹这个酒蒙子不懂,也没当回事儿,结果今天到这才知道,合着你们都是一丘之貉离了生丝就得饿死的主啊!”

“来来来,在座的都把耳朵支楞起来,小爷我要开始装逼了……!”

话落,高阳回头问老太爷,

“太爷,咱家可有商队?”

“有!”

“最远能到哪?”

“目之所及皆可到。” 老太爷暗戳戳的吹了一句牛逼。

“撒出去,关外、草原、漠北,只要有牧民的地方全让他们去。”

“去干啥呀?”

“收羊毛,大量的羊毛,有多少要多少的那种!”

“听好了 ,羊毛在草原不值钱,不值钱到根本就没人觉得它能卖钱、甚至随意丢弃都嫌麻烦的那种。所以原料本身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一应采购费用均来自运输。等到以后路子趟熟了,牧民们也尝到甜头了,完全可以让他们送货上门。”

“至于说羊毛收回来做什么,很简单,找几个会梳皮子的老师傅,按照梳皮子的流程对生羊毛进行处理,是烫还是硝,烫到什么程度硝到什么程度只能你们自行摸索,我是不懂。反正最终处理好的羊毛是洁白柔软没有膻味儿的就行。剩下的就不用我教你们了吧,拉到织坊该纺纺该织织,等纺出毛线后把宅子里那群闲着没事干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娘们儿啥都都圈拢到一起,有偿征集毛线的各种编织技法。只要钱到位,这点小活还不分分钟就搞定。整个流程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千万不要在家里硝制羊毛,那逼玩意味儿太大了,绝对会熏得你们怀疑人生。”

高阳这边是白话爽了,却把一众族中大佬惊到了,

“我尼玛,这孩子说的是人话?也太妖孽了吧!”

不管下首坐的那些人如何震惊,早己知晓高阳过于妖孽的老爷子把目光看向了高振林,

“振林,织坊那边的事儿你熟,说说,九幽刚刚提的这事靠谱吗?有没有操作的可能性?”

“回叔父……”

高振林起身朝着老太爷拱了拱手,

“像这种没有经过论证的事儿谁也不敢说靠不靠谱!不过将羊毛纺成线这件事儿还真就可以试一试!”

老爷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哦?此话怎讲?”

高振林望了一眼正堂外的天空,面带回忆之色娓娓道来,

“在许多年以前,那时我还很年轻,曾跟着族里的商队去过一次西域,沿途经过塞外高原时,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在当地土著手里买了一件羊皮袄,类似于貂裘大氅的那种,只不过当地土著所售卖的羊皮袄是毛在里皮在外!时至今日还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皮袄里那层绵密柔软的白色茸毛,大冷天儿的穿上它是真暖和啊!”


    (http://xsgu0.com/book/fdfddf-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