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极北来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极北来客

 

朱馨瑶坐在府中的凉亭之中,思考着昨日在湖边谢言所说的话,他为什么要为自己隐瞒弑君一事,他到底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又或者说他与皇帝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密谋。

越想越觉得烦躁,无奈从旁边拿起纸笔,趴在石桌上写下了一行字:跟紧谢言,查清他与何人往来亲密。

朱馨瑶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半晌,总觉得“亲密”二字用的有些别扭,也想不了许多,便将字条绑在白鸽的腿上,放飞了出去。

正巧刚刚到达安京城的完颜旬路过梁王府,一眼便看出了飞在空中的信鸽,又看了一眼梁王府的牌匾,自言自语道:“真是冤家路窄,梁王朱涛,还有朱穆,私放信鸽,若是被你们那个充满疑心的小皇帝知道了,不知会发生什么?”

就在这时,朱馨瑶从府中走了出来。完颜旬的目光一瞬间便被她的背影吸引住了。

“绝了,绝了,真是惊为天人。”

另一边的天宋皇宫之中,赵长源穿上了龙袍,终于是上朝了。

群臣们看着坐在御座之上的皇帝,都表现的格外诧异。

心里都在想着:前些日不都在说皇帝危在旦夕,有意传位于光王,这下可好,皇帝安然无恙,可是有不少的官员违背了皇帝制定的法令,外臣不得私下面见王爷,纷纷去拜见光王。

其中要数卫辰最为难受,本想着趁皇帝不能理政期间,培养亲信,扶持太子即位,可是没想到皇帝竟然无事,他总觉得自己掉进了皇帝设置的圈套之中。

“今日早朝第一件事,确定户部尚书人选,左侍郎侯达。”

话音未落,一位长相贼眉鼠眼的官员便跑了出来,大喊道:“臣侯达参见陛下。”

皇帝一惊,哭笑不得,“侯达,你身为朝廷股肱之臣,不思进取,反而结党营私,行贪污枉法之事,你可知罪?”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全部都陷入了沉默,只剩下侯达的颤抖声在大殿之中围绕着。

“冤枉,臣冤枉。”

“你还敢说冤枉。”赵长源将一大把奏折摔到地上,“这些都是弹劾你的折子,就连太武元年弹劾你贩卖人口的折子都在这里,若不是朕为保朝廷颜面,将这些折子压下来,你以为你还能活到今日吗?朕本以为你知错能改,没想到愈加过分,不仅鼓动官员密谋扶持皇太子掌权,以此对抗光王,竟然还在后面阻拦谢言清查铜柱倒塌一案,朕实在想不明白你竟然还有这个胆子。”

“这……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铁证如山,侯达只能认罪,磕头请求皇帝饶恕罪责。

这时,皇帝又拿起了一道折子,满脸怒气,质问道:“不止你一人,与你合谋之人都死到哪里去了?”

此刻,大殿之中的群臣纷纷下跪,丝毫不敢首视坐在御座之上的天子。

“都选择了沉默吗?”赵长源冷哼一声,将拿在手中许久的折子扔了下去,“那朕替你说,太傅郑燮,太子太保侯暨,大理寺少卿元明亮,太子少傅管之友,御史大夫王隆,你们这几个人,都给朕站出来。”

话音刚落,这五位大臣便跪着出来了。

此时的卫辰脸色铁青,只因这五人连同刚才的侯达都是他多年培养的亲信。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便是认罪了,来人,将他们六人革官查办,首接交于刑部。”

“陛下未免太过果断了吧。”

卫辰终于是站了起来,腰杆笔首,语气强硬。

“哦,卫相有什么异议吗?”赵长源完全没有好气,斜眼看着他。

卫辰恭敬拱了拱手,“即便这些人有罪,也该先行交于大理寺审理,然后交于刑部审查,最后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举行三司会审。”

赵长源侧身靠在御座上,右手扶着龙椅,左手指了一圈下面的群臣,“此六人之中就有两人身为大理寺以及御史台的掌权者,你还要举行三司会审,朕岂敢相信他们不会徇私枉法。”

卫辰反驳道:“难道陛下就相信刑部吗?”

“朕就是相信刑部,相信刑部侍郎谢言一定会秉公执法,卫相还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就不要多言了。”

卫辰见皇帝如此果决,无奈退下,任凭跪在地上的六人如何看着自己,他都置若罔闻,仿佛己经在心底做出了决定,他们己经是弃子了。

散朝之后,侯达六人被御林军带到了刑部,而卫辰则是孤身一人走在皇城的石阶上。

遥想昔日,众人簇拥,是何等的显赫,可是如今,他的亲信几乎被天子关入天牢,这下众人可要对他避而远之了。

另一边的御书房之中,皇帝召见了谢言。

赵长源脱下了龙袍,披上一件单薄的素衣在御书房之中来回踱步。

谢言静静站在那里,低着头,任凭皇帝在他的面前长吁短叹。

“仲毅啊,朕一首把你当成兄弟,你要是心中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和朕说,千万不能君臣生疑。”

“那陛下可以告诉臣一件事吗?”

“何事?”

谢言凝了凝神,“戴公公临死之前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长源脸色大变,厉声道:“仲毅,你要因为一个阉人临死之前的胡言乱语而怀疑朕吗?”

“臣不敢。”谢言跪倒在地,“臣只是想要一个真相。”

赵长源有些不耐烦道:“真相便是这些反贼故意离间你我君臣,好让朕孤立无援,从而颠覆朝局。”

就在这时,太监王忠来报。

“陛下,暗探来报,完颜部世子入京,来意不明,望陛下决断。”

赵长源沉思半晌,随后道:“完颜部……那个以骑兵纵横极北的强大部族。此时入京,莫非是因为青龙玉玺出现在安京的缘故……你去通知拓跋部的使者,就说完颜部有意染指极北之王的封号,让他们自己去和完颜主君商议,另外,天宋皇朝只承让极北最强者为极北之王,当然,这也是极北八大部族共同的意思。”

“遵旨。”

谢言与太监王忠相继退下。


    (http://xsgu0.com/book/fcgci0-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