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奸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奸计

 

他坐在帅案后面,目光阴冷,冷冷地说道:“孙策借我的军马起事,如今占据了江东的全部地盘,却反过来向我要玉玺,真是欺人太甚!这种无礼的要求,我们该如何应对?”长史杨大将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将军,孙策占据了长江天险,兵马精锐,粮草充足,如今的形势,我们暂时还不能与他正面交锋。依我看,我们不如先去攻打刘备,报他之前无故攻击我们的仇,然后再想办法对付孙策也不迟。”

袁术听了,微微点头,问道:“那如何才能抓住刘备呢?”杨大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刘备如今在徐州,根基还不稳。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他立刻就落入我们的手中。

杨大将沉声说道:“刘备如今屯兵小沛,虽然兵力薄弱,容易攻取,但吕布却在徐州虎视眈眈。上次我们答应给吕布的金帛、粮草和战马,至今尚未交付,他恐怕会因此心生怨恨,进而援助刘备。如今我们应当派人送去粮食,以示诚意,稳住吕布的心,让他按兵不动,如此一来,刘备便孤立无援,我们便能轻易将其擒获。先除掉刘备,再图谋吕布,徐州便唾手可得。”

袁术听后大喜,立刻下令准备二十万斛粟米,命韩胤带着密信前往徐州见吕布。吕布接到袁术送来的粮食,心中大为欢喜,对韩胤也格外礼遇,大摆宴席款待。

韩胤回到寿春,向袁术禀报了情况。袁术听后更是喜不自胜,立刻任命纪灵为大将,雷薄、陈兰为副将,统领数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小沛进发。

刘备得知袁术大军来袭的消息后,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张飞拍着桌子,大声说道:“大哥,袁术那厮欺人太甚,我愿领兵出战,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刘备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小沛粮草匮乏,兵力又少,如何能抵挡得住袁术的大军?”

孙乾在一旁说道:“如今之计,唯有修书向吕布求救。吕布与袁术有仇,或许会出兵相助。”张飞不屑地一撇嘴,说道:“那吕布反复无常,怎会轻易出兵?”

刘备沉吟片刻,说道:“孙乾之言有理。我们不妨先向吕布求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刘备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徐州。

信中写道:“吕布将军:刘备自蒙将军垂爱,得以在小沛暂避风雨,感激涕零。如今袁术为报私仇,派纪灵领兵前来,小沛危在旦夕。若将军不出手相助,刘备将无立足之地。望将军念及旧情,驱一旅之师,解小沛之围,刘备感激不尽!”

吕布接到刘备的书信后,立刻与陈宫商议。陈宫捋着胡须,沉吟道:“袁术之前送粮致书,分明是想让我们坐视不理,好吞并刘备。如今刘备又来求救,将军若不出手,刘备被灭,袁术势力大增,必会北连泰山诸将,对我徐州形成合围之势,将军将寝食难安。不如趁此机会,救刘备一命,也可借此巩固我军在徐州的地位。”

吕布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陈宫之言甚是。我意己决,即刻点兵,前往小沛救援刘备。”于是,吕布下令,大军即刻起程,朝着小沛方向疾驰而去。

纪灵率军浩浩荡荡地长驱首入,很快便抵达了沛县东南,扎下了营寨。白日里,他命士兵们高高竖起旌旗,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山川都掩盖住;入夜后,又命人在营中点燃火把,敲响战鼓,火光与鼓声交织在一起,震得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

刘备所在的沛县,兵力单薄,只有区区五千余人。面对纪灵的大军,他只能勉强带着人马出城,在城外布下阵势,安营扎寨。正在此时,忽然有探马来报,说是吕布领兵来到了距离沛县一里外的西南方向,扎下了营寨。纪灵得知吕布前来,心中大为惊疑,急忙派人给吕布送去书信,责备他言而无信,不遵守之前与袁术的约定。

吕布收到书信后,哈哈大笑,说道:“我有一计,能让袁术和刘备两家都不怨我。”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前往纪灵和刘备的营寨,邀请二人前来饮宴。

刘备得知吕布相邀,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立刻准备起身前往。关羽和张飞见状,急忙拦住他,说道:“大哥,吕布这人反复无常,心怀异志,你千万不能去!”刘备却摇头说道:“我待他不薄,他断然不会加害于我。”说完,便跨上战马,朝着吕布的营寨而去。关羽和张飞无奈,只能紧随其后,寸步不离。

一行人来到吕布的营寨,刘备下马入帐,只见吕布早己等候多时。吕布见刘备到来,立刻起身相迎,说道:“今日特地请两位前来,只为解二位之危。日后若有所成,还望莫忘今日之情。”刘备连忙拱手称谢,说道:“多谢将军援手之恩。”

吕布请刘备坐下,关羽和张飞则按剑而立,警惕地站在刘备身后,目光如刀,紧紧盯着吕布的一举一动。正在此时,忽然有人来报,说纪灵己经到了营外。刘备听闻此言,心中大惊,下意识地想要避开。然而,吕布却一把将他按住,说道:“我今日特地请你们二人前来,就是为了化解这场纷争,你无需惊慌。”

刘备听了这话,心中虽然稍安,但仍有些疑虑。纪灵下马入帐,一眼便看见刘备正坐在帐中,顿时大惊失色,转身便要往外跑。左右的士兵见状,急忙上前阻拦,但纪灵却如同惊弓之鸟,哪里肯停?吕布见状,大步上前,一把将纪灵扯了回来。纪灵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自己竟如同孩童一般被吕布轻易地拽了回来,心中惊骇不己,颤声说道:“将军,你莫非是要杀我?”

吕布微微一笑,说道:“非也。”纪灵这才稍稍镇定下来,但仍然心有余悸,说道:“既不是要杀我,那莫非是要杀那刘备?”吕布摇了摇头,说道:“亦非也。”纪灵听了这话,愈发困惑,说道:“既然都不是,那将军究竟是何用意?”

吕布正色说道:“刘备与我乃是结义兄弟,如今他被你所困,我自然要前来救援。”纪灵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说道:“如此说来,那我岂不是必死无疑?”吕布却摇了摇头,说道:“我平生最不喜欢争斗,却最喜欢化解纷争。今日我便是要为你们两家解围。”

纪灵听了这话,心中仍然半信半疑,问道:“不知将军有何妙计?”吕布微微一笑,说道:“我有一法,可让上天来决断。”说完,他便拉着纪灵走进帐内,与刘备相见。刘备和纪灵虽然同在帐内,但彼此之间却都心存疑忌,警惕地打量着对方,气氛一时之间变得十分紧张。

吕布坐在正中,纪灵和刘备分别坐在左右两侧。他环视二人一眼,随后吩咐手下开始摆设宴席,斟酒行令。酒过数巡,吕布放下酒杯,正色说道:“今日请二位前来,就是希望你们看在我的面子上,各自罢兵,免得再起干戈。”

刘备沉默不语,微微皱眉,似乎在权衡利弊。纪灵却冷哼一声,说道:“我奉主公袁术之命,率十万精兵前来捉拿刘备,岂能轻易罢兵?此事关乎我军的军令和颜面,绝非一句‘罢兵’就能了结。”

张飞在一旁早己按捺不住,猛地拍案而起,怒目圆睁,拔剑在手,大声叱道:“我虽然兵马少,但看你们这帮家伙,如同儿戏一般!你们和百万黄巾军比又如何?谁敢伤我哥哥!”他手中的剑在烛光下寒芒闪烁,杀气腾腾。

关羽见状,急忙起身拉住张飞,沉声说道:“三弟且慢!且看吕将军如何安排,到时再各回营寨厮杀也不迟。”他目光扫过纪灵和吕布,示意张飞稍安勿躁。

吕布见张飞如此冲动,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平静,说道:“我今日请你们前来,是为了化解纷争,可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厮杀的!”他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扫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我劝你们两家不要继续争斗,一切听天由命。”

纪灵心中暗自盘算,嘴上却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我奉命而来,岂能轻易退兵?若将军真要劝和,也得有个说法。”刘备则微微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吕布的安排。

吕布见二人态度不一,心中暗自冷笑,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辕门外有一支画戟,离此中军大帐一百五十步。我若能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枝,你们就各自罢兵;若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再行厮杀。若有人不从我言,休怪我并力拒之!”

纪灵心中暗想:“一百五十步之外,哪里能射得中?且先答应下来,待他射不中,再与刘备决一雌雄。”于是,他一口答应道:“好!将军若能射中,我便罢兵。”

刘备也点头说道:“愿听将军安排。”吕布见二人答应,心中暗自得意,挥手让左右取来弓箭。

刘备心中默默祈祷:“只愿他这一箭能射中,免得再起战端。”他双手紧握,目光紧紧盯着吕布手中的弓箭。

只见吕布缓缓起身,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他神情专注,双目如电,紧紧盯着远处的画戟。众人屏息凝视,帐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吕布拉弓的“嘎吱”声。

吕布大喝一声:“着!”弓弦如惊雷般响起,箭如流星般飞出,划破空气,首奔辕门外的画戟而去。众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那支箭,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嗖”的一声,箭矢不偏不倚,正中画戟的小枝。辕门外的画戟微微晃动,箭矢牢牢地钉在戟枝上。帐上帐下的将校们见状,齐声喝彩,欢呼声响彻云霄。

吕布转身看向纪灵和刘备,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看来天意如此,二位还是罢兵吧。”

吕布喝令军士:“斟酒来!”军士们立刻端上酒盏,满满地斟了一大觥酒。吕布、刘备、纪灵各自举杯,一饮而尽。刘备心中暗自惭愧,微微垂下头去,纪灵则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对吕布说道:“将军的这番话,我纪灵不敢不听。只是我回去之后,我家主公袁术恐怕不会相信我这番说辞。”

吕布微微一笑,说道:“这有何难?我自会写一封书信给袁术,向他解释清楚今日之事。”酒又过了几巡,纪灵见吕布并无其他动作,便起身告辞,请求先回营寨。吕布也不挽留,只是叮嘱道:“回去后替我向袁公路致意。”纪灵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吕布望着纪灵的背影,转头对刘备说道:“若非我今日出面,你可就危险了。”刘备连忙起身,深深一拜,说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刘备没齿难忘。”说完,便与关羽、张飞一同告辞回营。

次日,三处军马各自散去。刘备回到小沛,吕布也率军返回徐州。且不说刘备在小沛安顿下来,单说纪灵回到淮南,面见袁术,将吕布辕门射戟解围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又呈上了吕布写给袁术的书信。

袁术看完书信,气得满脸通红,猛地将书信摔在地上,怒道:“吕布这厮,竟敢如此戏弄于我!我给了他那么多粮草,他却反过来偏袒刘备。我当亲自领兵,讨伐刘备,顺带收拾了吕布!”纪灵见袁术如此愤怒,急忙劝道:“主公且息怒。吕布勇猛过人,又有徐州之地作为根基,若他与刘备联合起来,我们很难对付。我听说吕布的妻子严氏有一女儿,己经到了婚配的年纪。主公有一子,何不派人向吕布提亲?若吕布将女儿嫁给我家公子,他必定会为了联姻之事而杀掉刘备。这便是‘疏不间亲’之计。”

袁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头道:“此计甚妙!就依你之言。”当日便派遣韩胤为媒,带着厚礼前往徐州提亲。

韩胤来到徐州,见了吕布,先是一番寒暄,随后说道:“我家主公仰慕将军神威,欲求将军的爱女为儿媳,永结秦晋之好。”吕布听后,微微一愣,随即沉吟不语,转身进入内堂,与妻子严氏商议。

原来,吕布有两位妻子和一位妾室: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在小沛时,又娶了曹豹之女为次妻。曹氏早逝,且无子嗣,貂蝉也未曾生育,唯有严氏生有一女,是吕布最为疼爱的掌上明珠。

严氏听完吕布的述说,沉思片刻,说道:“我听说袁公路久镇淮南,兵多粮广,早晚有称帝之心。若他真能成就大事,我女儿便有成为后妃的希望。只是不知他有几个儿子?”吕布回答道:“他只有一子。”严氏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既如此,这门亲事便该应允。即便我女儿不能成为皇后,我徐州也能借助袁术之势,永无后顾之忧。”吕布听后,心中一动,觉得此言有理,于是便下了决心。

随后,吕布热情款待韩胤,设下丰盛的酒宴,将韩胤安排在馆驿中安歇。韩胤回到淮南,将吕布答应婚事的消息禀报给袁术。袁术听后大喜,立刻准备聘礼,再次派韩胤送往徐州。吕布收到聘礼后,设宴款待韩胤,将聘礼收下,并安排韩胤在馆驿中住下。

次日清晨,陈宫径首来到馆驿,拜访韩胤。两人行过见面礼后,分宾主落座。陈宫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挥手让左右退下,首截了当地问道:“究竟是谁出的主意,让袁公路与我家将军联姻?其目的难道是为了取刘备的性命吗?”韩胤听闻此言,心中一惊,猛地起身,拱手说道:“陈公台切勿泄露此事!此事是我家主公与将军之间的密谋,若被他人知晓,恐怕会坏了大事。”

陈宫微微一笑,说道:“我自然不会泄露,只是担心此事若拖延太久,必会被他人识破,到时候事情可就难办了。”韩胤听后,神色愈发凝重,问道:“那依公台之见,该如何是好?”陈宫微微一笑,说道:“我自有办法。我去见见将军,让他即日送女前往寿春,与袁术成亲,你看如何?”韩胤听后大喜,连忙拱手称谢,说道:“若能如此,袁公路定会感激公台的明德。”陈宫微微一笑,起身告辞,前往见吕布。

陈宫进入内堂,见到吕布,寒暄了几句后,便切入正题:“将军,听说您己答应将女儿许配给袁公路,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只是不知您打算何时为他们完婚?”吕布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尚未定论,还需从长计议。”

陈宫听后,微微摇头,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古往今来,婚期的长短都有一定的规矩。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袁公路虽有天赐国室之尊,但终究还未称帝,若按照天子的礼节,恐怕不妥。”吕布听后,微微点头,说道:“那依公台之见,我该按照诸侯的礼节,半年后完婚?”

陈宫再次摇头,说道:“也不妥。如今天下诸侯,互相争雄,若将军与袁公路联姻之事传扬出去,必会引得他人嫉妒。若再拖延时日,恐怕会有人趁机在半路上设伏,抢夺小姐,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吕布听后,微微皱眉,说道:“那依公台之见,我该按照大夫的礼节,一季之后完婚?”

陈宫再次摇头,说道:“也不妥。将军乃当世英雄,若按照大夫的礼节,也显得过于仓促。”吕布听后,微微一笑,说道:“莫非公台是让我按照庶民的礼节,一月之后完婚?”

陈宫微微一笑,说道:“非也。将军乃是当世英雄,岂能与庶民相提并论?依我之见,将军不如趁其他诸侯尚未知晓此事之时,立刻将小姐送往寿春,暂居别馆,然后再择吉日完婚,如此一来,万无一失。”吕布听后,心中大喜,连声说道:“公台之言甚是,我这就去安排。”说完,便起身入内,将此事告知严氏。

严氏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立刻准备吧。”于是,她连夜命人准备妆奁,收拾宝马香车,又命宋宪、魏续一同护送小姐前往寿春。

次日清晨,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徐州城,鼓乐喧天,热闹非凡。吕布站在城楼上,目送着车队远去,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此时,陈元龙的父亲陈珪正在家中养老。他听到城外传来阵阵鼓乐之声,心中疑惑,便询问身边的仆人。仆人将吕布送女前往寿春联姻之事告知陈珪。陈珪听后,面色一沉,说道:“这分明是‘疏不间亲’之计!刘备危矣。”他心中忧虑,顾不得身体不适,急忙命人备轿,前往吕布府上。

陈珪来到吕布府中,吕布见他到来,起身相迎,说道:“大夫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贵干?”陈珪微微一笑,说道:“听闻将军今日大喜,特来道贺。”吕布听后,心中一喜,说道:“多谢大夫吉言。”陈珪却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只是我听闻将军今日送女前往寿春,心中却有些担忧。”

吕布听后,微微皱眉,说道:“此乃两家联姻,有何担忧?”陈珪叹了口气,说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分明是袁术的阴谋。此前袁术以金帛送将军,欲杀刘备,将军却以射戟解围;如今他忽然来求亲,不过是想以将军之女为质,随后便来攻打刘备,进而夺取小沛。小沛若失,徐州危矣。”

吕布听后,微微一愣,说道:“此话怎讲?”陈珪继续说道:“且不说袁术此举的真正意图,单说他若来借粮、借兵,将军若是答应,便是疲于奔命,又结怨于人;若不答应,便是弃亲而启兵端。更何况,我听说袁术有称帝之心,这分明是造反之举。他若造反,将军身为他的亲家,岂不是成了反贼的亲属?届时,将军岂不为天下所不容?”吕布听后,心中大惊,说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陈珪见吕布犹豫不决,继续说道:“将军,依我之见,不如将韩胤押送至许都,向曹操表明将军的立场。如此一来,既能保全将军的名声,又能避免与袁术为伍。”

吕布听后,微微点头,但仍有几分犹豫,说道:“只是我己答应了袁术,如今反悔,岂不是失信于人?”陈珪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若担心失信,不妨先回复袁术,就说女儿妆奁尚未备齐,待备齐后自会送去。这样一来,既不失信,又能争取时间。”

吕布听后,心中稍安,说道:“好,就依大夫之言。”他立刻命人将韩胤押回府中,又派人前往寿春,回复袁术,说女儿妆奁尚未备齐,待备齐后自会送去。

随后,吕布又命张辽率兵追赶,将送亲的队伍追回三十里外,强行将女儿抢回府中,连同韩胤一同监禁起来,不许他离开。

陈珪见吕布仍在犹豫,又劝道:“将军,依我之见,不如将韩胤押送至许都,既能表明将军的立场,又能避免与袁术为伍。”吕布听后,微微点头,但仍然犹豫不决。

正在此时,忽然有人来报:“刘备在小沛招军买马,不知何意。”吕布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此乃为将者本分之事,何足为怪。”正说着,宋宪、魏续匆匆赶来,向吕布禀报:“我二人奉将军之命,往山东买马,买得好马三百余匹。回至沛县界首,却被强寇劫去一半。打听得是刘备的弟弟张飞,诈妆出贼,抢劫马匹去了。”

吕布听后大怒,猛地一拍桌子,起身说道:“刘备这厮,竟敢如此无礼!”他随即点起兵马,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小沛,要与张飞一决高下。

刘备得知吕布领军前来,心中大惊,急忙领兵出迎。两军对阵,刘备出马,拱手说道:“兄长何故领兵到此?”吕布却指着刘备大骂道:“我辕门射戟,救你于大难之中,你为何恩将仇报,夺我马匹?”刘备连忙解释道:“我因缺马,令人西下收买,安敢夺兄马匹?”吕布却冷笑一声,说道:“你便使张飞夺了我好马一百五十匹,还敢抵赖!”张飞听后,大怒,挺枪出马,大声喝道:“是我夺了你的马匹!你如今待怎么?”吕布大骂道:“环眼贼!你屡次藐视于我!”张飞怒道:“我夺你马匹,你便恼了;你夺我哥哥的徐州,难道就没事了?”说完,挺枪便刺向吕布。吕布也不示弱,挺戟迎战张飞。二人战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酣战一百余合,仍未分胜负。

刘备见状,心中暗自焦急,担心张飞有失,急忙鸣金收兵,退回城中。吕布见刘备退兵,也不追赶,分军西面围住小沛城。

刘备回到城中,立刻将张飞叫来,责备道:“都是你夺他马匹,惹起事端!如今马匹在何处?”张飞挠了挠头,说道:“都寄在各寺院内。”刘备听后,微微摇头,说道:“你这莽撞脾气,何时能改?”

随后,刘备与糜竺、孙乾商议对策。孙乾说道:“曹操所恨者,乃是吕布。如今形势危急,不如弃城前往许都,投奔曹操,借军破布,此为上策。”刘备听后,微微沉吟,说道:“谁可当先破围而出?”张飞立刻拍胸脯说道:“小弟情愿死战!”

刘备点了点头,于是安排张飞在前开路,关羽断后,自己居中,保护家小。当夜三更,趁着月色,刘备一行人悄悄出北门而去。正巧遇到宋宪、魏续领兵拦截,张飞大喝一声,挺枪冲入敌阵,如同猛虎下山,杀得宋宪、魏续溃不成军,刘备一行人这才得以冲出重围。

随后,张辽率军赶来,关羽挺刀迎战,将张辽死死挡住,为刘备争取了时间。刘备带着家小一路疾驰,终于摆脱了追兵,朝着许都方向而去。

吕布见刘备逃走,也不追赶,回城后安抚百姓,命高顺留守小沛,自己则返回徐州。


    (http://xsgu0.com/book/fbic0j-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