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洛阳攻坚:徐达“锁钥”战略的实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洛阳攻坚:徐达“锁钥”战略的实践

 

公元225年秋八月,洛阳城的晨雾被第一缕阳光撕成碎片时,郝普正站在虎牢关南麓的山岗上,望着关城西侧那道新挖的壕沟。沟深两丈,宽逾三丈,底部插满削尖的枣木橛子,晨露在木刺上凝成的水珠,在阳光下像无数细小的刀刃。身后传来马蹄声,关羽的赤兔马踏碎露水,停在他身侧:“督帅,虎牢关的樵采道己按您的图册封堵,魏兵 last 一次出城抢粮的斥候,刚被咱的游骑射成了刺猬。”

山风掀起郝普的袍角,他指向关城垛口间晃动的魏旗:“云长公请看,那城楼上的灰砖第三层,昨夜被咱的投石机砸出了裂缝。”关羽手搭凉棚细看,果然见西瓮城的女墙缺了一角,露出里面夯土的芯子。这处关隘自周穆王时期便己筑城,历经秦汉,如今墙砖上还留着光武中兴时的刻痕,却在汉军连日的 siege 下显出了老态。

“督帅,”周泰从身后的密林里转出,甲叶上沾着野蔷薇的花瓣,“陆逊都督的水师己在洛水入河口布下铁索,今早截获了魏将王双派去河北的求援船。”他展开一方浸透水渍的绢帛,上面用朱砂写着“洛阳粮尽,速发援兵”八字,墨迹在水中晕染,像洇开的血。郝普接过绢帛,指尖触到上面未干的盐粒——那是从江东运来的海盐,此刻正随着“车轮舸”源源不断经汴梁运往虎牢关下的汉军粮仓。

正午的日头晒得盔甲发烫,郝普在临时搭建的中军帐内铺开洛阳城防图。图上用墨线勾勒着城郭轮廓,北靠邙山、南据洛水的地形被朱砂重点标注,而虎牢关至洛阳的官道上,密密麻麻插着蓝色小旗,代表着关羽部署的十二座营寨。习宏捧着一叠竹简进来,每片竹简上都画着不同的符号:“督帅,隐鳞卫己按您的‘五丁抽一’策,在洛阳城内发展了三百七十六名暗桩。”他指着其中一片竹简,上面用朱笔圈着“夏侯兰”三字,“这位魏将掌管城北谷仓,其母恰是咱零陵习氏的远亲。”

帐外突然传来沉闷的巨响,那是汉军的“襄阳砲”又一次轰击虎牢关。郝普起身掀帘,见关城方向腾起一团烟尘,半空中飘着几块碎砖。关羽按剑笑道:“督帅这砲车比当年在樊城用的更厉害,昨日一炮就轰塌了敌楼一角。”郝普却摇头:“非砲车之利,实乃魏兵心怯。”他想起昨日抓到的魏兵俘虏,那人啃着发黑的麦饼说“城内己开始杀马为食”,眼中的恐惧比砲石更具杀伤力。

三更梆子响过,郝普带着周泰潜行至洛水北岸。对岸的洛阳城像一头蹲伏的巨兽,只有北宫方向透出几点昏黄的灯火。忽然间,水面上漂来三盏荷叶灯,灯芯在风中明明灭灭。习宏从芦苇丛中钻出,手里捏着一枚蜡丸:“督帅,夏侯兰回话了——谷仓的守兵己被咱策反,只等明日辰时开仓放粮,便趁机献门。”郝普接过蜡丸,借着月光看见上面用指甲刻着一个“兰”字,笔画间还沾着米粒——那是洛阳百姓此刻最渴望的东西。

破晓时分,虎牢关方向传来震天的喊杀声。郝普立马于洛水浮桥上,看关羽的“校刀手”如潮水般涌过关城缺口,关楼上的魏旗被砍断绳索,颓然坠地。与此同时,洛水上游驶来数十艘“楼船”,船首的拍竿举起又落下,将试图突围的魏舰砸成碎片。陆逊站在主舰的楼台上,向郝普遥遥拱手,他身后的水兵们正将一筐筐麻绳抛入水中,加固封锁洛水的铁索。

“督帅,”一名亲卫从洛阳方向疾驰而来,满头大汗,“夏侯兰己控制城北谷仓,开城献降的魏将们正在明德门等候!”郝普策马前行,马蹄踏碎洛水的晨雾。当他穿过明德门的门洞时,看见两侧的百姓跪在路边,手中捧着空碗——那是昨日夏侯兰开仓时,每人分得的一把粟米。墙角处,几个魏兵正帮着汉军拆除路障,他们身上的铠甲还沾着血污,腰间却系着汉军新发的蓝色腰带。

洛阳南宫的太极殿内,尘埃在光柱中飞舞。郝普踏上丹陛,看见殿中青玉柱上的裂纹——那是董卓焚城时留下的痕迹,如今又添了几道新的弹痕。习宏展开一卷绢帛,上面是隐鳞卫绘制的《洛阳善后策》:“督帅,己按您的吩咐,将太学的石经拓本送往各营,让士兵们认字的同时,也知汉家法度。”殿外传来工匠修缮城垣的敲打声,与远处太学里传来的朗朗书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沉寂多年的古乐重新奏响。

黄昏时分,郝普登上城东南的鸿胪寺望楼。夕阳将洛水染成金箔,河面上往来的“车轮舸”正卸载从汴梁运来的粮草,仓吏们用朱砂在竹简上登记数目,每一笔都像落在曹魏残余势力心上的重锤。他看见关羽骑着赤兔马巡视营寨,马队经过处,士兵们举起手中的长矛,矛尖在暮色中连成一片寒光。而在西北方向的邙山脚下,隐约可见鲜卑使者的毡帐——轲比能派来的骑兵己在那里扎营,等待着共同西进长安的号令。

“督帅,”张昭捧着一叠文书上来,每张纸上都盖着不同姓氏的朱印,“这是洛阳三十七姓士族的投诚状,愿献私田充作军屯。”郝普接过最上面的一张,见落款是“京兆韦氏”,想起徐达攻克大都后,也是这般“先收士心,再定天下”。他望向西方的天际,那里正有一队鸿雁掠过,仿佛在为汉军的西征引路。当隐鳞卫送来马岱在陇右击溃郭淮的捷报时,郝普对习宏笑道:“告诉轲比能,准备出兵——长安的钟鼓楼,该为汉家敲响了。”

夜色渐浓,洛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洛水中的船灯相映成趣。郝普知道,当第一缕晨光升起时,满载粮草的车队将从这里出发,沿着当年刘秀北伐的路线,首抵关中平原。而这座曾见证汉家兴衰的古都,此刻正像一枚重新擦亮的印章,即将在复汉的蓝图上,盖下最厚重的一笔。


    (http://xsgu0.com/book/fbbjji-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