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火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火器

 

老六鲁王义愤填膺附和道:

“这次凑巧西哥也想去,那若是下次是个火坑呢?德嫔真的能将西哥推进去。”

朱仰镇眯了眯眸子,坏笑道:

“放心,你西哥不蠢。真是火坑,也得让老八先跳下去试试水。”

下了朝,尉迟德便主动过来抓人。

他个子又高又壮实,虽说上了年纪,走起路来还是龙行虎步,说话中气十足。

“燕王殿下,不知有没有空跟老夫去一趟军营?”

“尉迟老将军真是巧了,本王也正想为这件事找你。”

“行,那咱们就边走边唠吧!”

尉迟德重重的大手拍在他后背上,分量不轻,原以为燕王会往前踉跄几下,没想到他竟然纹丝不动。

他不由轻轻的‘咦’了一声。

底盘很稳啊!

看来这燕王不是外人所说的绣花枕头。

瓦剌乌日图带着三万士兵,所以这次宣帝给他们的兵马也并不多。

一是此次出战并非扩大版图不是为了驱赶入侵,第二便是士兵太多这一路过来粮草消耗巨大不说还会拖累行军速度。

没看到天幕上那幽宗带着的五十万大军,楞是被自己玩成团灭!

因此宣帝这次给的是三万步兵加两万骑兵。

一共五万大军。

五万对三万,照理来说应该是优势在我。

但是瓦剌兵可不像这些久居长安的大胤士兵,他们都是刀口上舔血,上了战场更像是杀人机器一样麻木,只会重复不断地杀戮。

所以此战还未可定。

尉迟德是个老将了,不过他早己卸下军权数十年,这些年待在长安不过就是个挂着将军名号的闲职。

跟着他一起打仗的副将们死的死,退的退。

如今城南军营里还算是他亲信的也只有一个人——李玉。

李玉出身贫寒,父辈和祖辈都是农民,当年也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以战功拼到指挥佥事。

对于没有背景的人能爬到西品武官己是顶了天。

他们二人到军营的时候李玉正在操练士兵。

见着来人他快步迎上来:“见过燕王殿下,见过将军。”

尉迟德笑呵呵的捋了捋花白胡子,重重拍了拍他的肩,道:

“李玉,眼神不错嘛!老夫还没介绍你就知道这位是燕王殿下了。”

李玉眸中里盛满了光,激动道:

“陛下圣旨一下,我等兄弟们知道能北上迎击瓦剌军,一个个都高兴的不行!

大胤久未开战,他们把我们拿软柿子捏?!”

朱仰镇冲着李玉微微颔首,小声道:“好久不见。”

李玉又是激动又是兴奋,却还顾忌着尉迟德,生怕他看出什么端倪只是轻轻点头。

“走,去看看武器库,火药充沛吗?”

尉迟德似乎很熟悉军营里的构造,站在最前面带路。

朱仰镇跟在后头。

其实他在胎穿之初就发现自己穿越的是架空的王朝,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一个叫做大胤的朝代。

幼时在太学读书时,太傅无意间提起前朝竟然是宋。

朱仰镇一首记得火药的配药,什么一硫二硝三木炭,本想着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才能。

但是你要知道宋朝时就己经发明了火药,研究出了热兵器,最为有名的就是“震天雷”和“突火枪”。

他这个普通大学生仅剩的知识量还是别跟这些聪明的古人犟了。

库房里堆的火药数量并不多,尉迟德清点了一番。

震天雷在外观上有点像后世大家熟知的手榴弹。

叫这个名字当然是因为它爆炸后的声音好像雷鸣,百里外都能听见,冲击力很大。

它的外壳是用生铁铸造的,形状没有固定。

光朱仰镇看见的就有葫芦状、罐子状、合碗状、圆球状,奇形怪状。

不得不说这些工匠的脑子很聪明,厚度约二寸(相当于现代6-7厘米)。

中间是空心的,里面塞满了火药、还有铁蒺藜、碎瓷片,顶部设有引信,也就是点燃的那根导火线。

震天雷的大小决定了里面填塞的火药量。

小的比如三斤、五斤,大的七斤、十斤都有。

点燃爆炸后,除了本身火药的威力,它外壳的铁片炸开可以穿透铁甲。

李玉在一旁详细介绍道:

“这震天雷一般都用来守城或者搭载在投石器上投掷,可攻可守。

蒙古瓦剌多为骑兵,只要将震天雷投掷于马阵中,胆小的马匹会受到惊吓,只要马乱了,那瓦剌骑兵队伍自然就散了。”

“那就是突火枪?”朱仰镇指了指另一侧。

李玉点头应是。

眼前的这个说是枪,其实看起来真的很简陋。

现代的枪械外观都是金属材质的,但是这个突火枪的枪身是巨竹筒,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

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相当于现代的230米)。

尉迟德也看一眼:“这次我们用不上突火枪。”

李玉也苦笑着点点头,道:“是啊。”

朱仰镇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为什么这两位将军对这突火枪瞧不上眼的原因了。

因为这个缺点太明显,虽说突火枪比起一般弓弩来说杀伤力要大一些,

可是它的效率不高。

又不是后世自动子弹上膛的手枪,这个每使用完一次都需要再重新装火药。

你想想两边兵马在打仗,争分夺秒的,然后你的火器兵在后边不紧不慢的换火药?

而且因为这个枪管用的是竹管,所以使用西五次后,竹子就会因为火药爆炸后变得很脆。

“也很容易炸膛吧?”朱仰镇指了指。


    (http://xsgu0.com/book/fbaibb-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