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地度过下午的上班时间,苏青青挥别几位同事欢快地下班啦!
回去的路上她想着外汇展馆这件事,虽然办公室里有志者众多,但自己也是想要尽力争取的。
不过也不知道自己这曾经英语专八的水平能不能过关呀?
苏青青决定回家翻一下原主之前的英语资料复习一下。
这个时期大部分地区是不开设英语课程的,不过原主就读的是青阳市第九中学,拥有少量外语特色课程,是仅次于青阳市第一中学的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冯倩儿和马翠翠是在钢铁厂子弟学校就读,钢铁厂尽管极少会有对外交流的需求,但偶尔也会请一些兼职或者转业人员负责教授学生英语。
又回想起钢铁厂今年的几个重要活动,苏青青不由得散发思维。
小说里空间文女主在秋收没多久后,初雪第二天就去黑市卖货卖菜了,这个一定要蹲住咯!
虽然这次秋收支援地点就是女主所在的红旗公社,不过女主不在第一生产大队,所以碰不上。
还有那个钢铁交流会,怎么记得是男频科研文天才学生碾压众人独领的秀场?
不对,似乎还有女频维修文女主解决了一众机械维修大师解决不了的先进设备维修问题大放光彩的精彩时刻。
啊?俩主角撞片场了!
这也太期待了吧!
到底是学术派的天才男主更胜一筹,还是实践派的科研女主稳操胜算?
苏青青星星眼,感觉自己好像吃瓜文里的路人甲!
啊!外汇展馆!好像是各大不同类型的厂家都会去,到时候食品厂的穿越文女主就会一枝独秀了!不光弄出了很多好吃的速食食品,还展现了流利的口语能力,甚至还会俄语!然后成功为食品厂挣了几千万美元的外汇,首创历史新高,还上了全国报刊。
就连之后的上海宝钢,也是有神仙打架的画面。
同样是穿越,自己怎么还在老老实实866呀?
幽幽地叹了口气,等回到家找到薄薄的英语抄写本时,苏青青是大为震撼的,虽然知道资料肯定会很少,但这七八页纸居然也能开课?
这也叫学英语?!
不管了,好在英语考的极为简单,原主的书面分数也不差,又没在别人面前说过英语,自己口语好一点应该不会被怀疑吧!
-
终于到了支援秋收这天。
苏青青被分配到和邱泽一组,两人跟着闻红英前往第一生产大队。
等三人踩着自行车到大队办时,拉着工人的货车早就到了。
这次是联合运输队一起,将工人都送到各个生产队上支援秋收。
这两天苏青青和邱泽的工作就是一起去到第一生产大队的十一个生产队记录,同行的还有县城宣传部的摄影李达。
不过宣传部摄影只能借调一天,所以李达需要一整天跑三个生产大队找到其他宣传办小组成员进行摄影任务。
等来到地里,看着一片金灿灿的成熟粮食,以及热火朝天的工农同志们,李达下意识地举起海鸥相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这一幕对于没下过乡的三人来说冲击太大了。
闻红英提醒他们三人可以开始工作了,“有什么事情就来地里喊我。”说完,闻红英就下地去帮忙了。
她原本就是农村人,即使工作成婚都在城里,但始终都没忘掉自己的根。
所以明明可以随丈夫到市里生活,却舍不得离开钢铁厂,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要切实地回馈这片土地。
三人回过神来,把地里大伙合作割稻摘苞米挖红薯的场景随笔记下,走过队里集中晒粮食的谷场,看着跑上跑下赶麻雀捡稻粒却还满脸笑意的小朋友们,苏青青下意识勾勒出一副Q版儿童嬉笑劳作的场面。
“这是什么画风?蛮好看的。”邱泽在她旁边说道,还指着她画的卡通画。
呃…这年代好像还没有漫画、卡通这一说法!
“这是我平时觉得画着比较可爱,不太写实的画法!”苏青青打着哈哈说道。
邱泽点了点头,也没再聊。
李达看着却觉得挺好的,还夸赞道:“我觉得你这个画风很好欸!而且我感觉有点儿熟悉,好像在哪见过类似的!”
邱泽也被吸引看了过来。
“对了,前几天你们厂联谊上的报纸不就有宣传板报图片吗?就是那个!”李达突然脑瓜子一闪,想起来了。
苏青青点头说道:“对,那个板报就是我画的。”
“当时我们部长看到还夸了夸,觉得你很有想法呢,要是知道你这么厉害,随手就是一幅画,估计都想挖你去我们宣传部干活了!”李达开玩笑的说道。
苏青青赶忙谦虚摆手,心里却若有所思。
自己的确不想拘泥于县城里,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去往更大的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能做的就更多了。
还是需要积累原始资金!
还是要抓住最近的机会多出差去别的地方看看!
这边拍的差不多,李达就和俩人告别了,他还要赶去下一个生产大队,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素材。
接下来的记录,苏青青就有意识的用卡通画、素描画去在文字中作插画,这种别出心裁的记录方式呈现到众领导面前便是十分出彩的。
当马主任把苏青青和邱泽各自记录的本子呈现到厂长和县长手里时,邱泽和苏青青都是紧张的。
毕竟两人跑了两个生产队觉得记录的差不多后,还跃跃欲试地跑到地里帮忙了会儿,首到听说领导们来巡视,顺便要看宣传办的记录时,两人腿上还都是泥巴。
往年都没有检查笔记这种情况,居然被两人遇上了!
等看到两人截然不同的笔记时,县长和厂长都点点头,就连见过十几届干事做记录的林主任也都被惊讶到了。
只见苏青青的是不同场景都简洁明了的描写还配有不同风格的插画,让人眼前一亮。
而邱泽的虽然是纯文字记录,却将能够做到每一段文字里富含时代特色,紧扣当下秋收主题,同时还隐含社会面的观察,体现人性微光。
总之两人的记录让巡视的领导们都满意而归,马主任最后走的时候又悄悄竖起了熟悉的大拇指。
(http://xsgu0.com/book/f0jdb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