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谋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谋划

 

刚来的一群人以为今晚应该很难捱,事实却是倒在暖和的火炕上,瞬间忽略其他人的低语和鼾声,闭上眼就睡了过去。

百里玄霆背上有伤,是趴着睡的,手都压麻了也没醒来,一觉睡到天大明。

外面传来些动静,炕房里才陆续有人起身。

昨夜沈婉莹叮嘱过中途要起来添柴,当然是他手下那些人干了,他们见百里玄霆难得休息好一次,没打扰他。

等大家陆续起来,各家女眷都到灶房帮忙,灶房里压根容不下那么多人,沈妙就来给她们分配了别的活儿,做衣服和鞋子,至于男人们,昨天带回来的马匹还没处圈养,在第二排房屋的角落里辟出一块地来,搭一间茅屋养着它们。

这是意外所得,马匹在这时候属于战略物资,有钱都没处买,如今得了自然要好好养着。

沈妙安排今天的早餐,吃豆腐包喝豆浆,每人发两根肉干。

这些厨房里的人都会做了,都交给她们,然后叫上沈婉莹,拿着些纸笔去找杨醒。

她计划的是年前让这群人养养身子,等另一群奴隶到了,整顿一番,就开始打通去往那个煤矿的路。

不管皇帝会不会提前知道并派人过来杀她们,她们都要沿着既定的路线走下去。

小别胜新婚,昨夜折腾得很晚,到现在正房里还没动静,两人推门进去,在楼下发出些声响。

季明元一首睡得很香,隐隐感觉一道灼热的视线在自己脸上,让他想忽视都难,睁开眼,恰好和她对视。

睁眼正好对视上,说明她己经看了他好一会儿了。

他很困,杨醒偏要在旁边逗弄他,伸手摸摸捏捏,撑着脑袋盯着他看,看得季明元莫名羞涩,轻轻拉了拉被子。

他声音有些哑:“你不困?”

昨天刚从外面回来,应该很累的,昨夜睡得晚,今天又一大早起来逗弄他,他都佩服她的精力。

当然,杨醒的精力他早就见识过了。

杨醒声音也低沉很多:“不困,你继续睡。”

“你看着我,我睡不着。”

那视线带着一种紧盯心爱的猎物的侵略感,一定要百分百地确定自己占有,用视线一遍遍描摹。

杨醒自己都说不清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为什么,就像以前她从不觉得男人身上有让她着迷的味道,有想用力揉进怀里猛吸的冲动。

季明元是不一样的。

她暂且没发现,但身体比意志诚实,就想盯着他,抱着他,想摁在身下任意施为。

季明元把被子拉到头顶,躲了起来。

杨醒要上手把他挖出来,楼下的动静在此刻传来,不多时她听到沈妙声音:“主子?”

杨醒心里略有不爽:“何事?”

下面又没动静了。

她俩上辈子都是经人事的,此刻正担心来的不是时候,坏了主子的好事,一时不敢言语了。

季明元听到人声,立刻冒出头来,推了推杨醒:“她找你,你快去。”

杨醒:“……郎君这么不待见我?”

季明元心说我倒是想待见你,但我腰受不住啊。

这段时间他的腿恢复了些,人对自己的肢体使用是不受控制的,某些动作总会让他不由自主用到还没完全好的腿,这会儿腿比腰还难受。

他不想动,也不想被“动”。

杨醒捧着他的脸用力啄了几下,把冬日清晨略微干燥的双唇弄得湿软,季明元喘不过气来,才放开人,给他扯了扯被子,换上正装下楼。

沈妙两人看她衣裳整齐,面上没有任何异样,不禁觉得她俩刚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主子正派着呢。

杨醒大马金刀往火炕上一坐,道:“怎么了?那群人不服管教。”

“他们哪敢?”沈妙拿了个稻草编织的垫子垫着,也盘腿坐上去,拉过炕桌,铺上纸,摸了支水性笔出来,放在纸上。

“我们想盘一下现在的人手,做好任务分工,等过完年就去采煤,炼铁,万一计划提前败露,至少打起来的时候不至于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杨醒到:“你有什么打算?”

沈妙在纸上用阿拉伯数字边写边道:“暂且把所有人按男女老少分开,咱们有成年女子36个,成年男子32个,15岁以下女子19个,男子15个,50岁以上老人2个……”

总人数上百人,等那一批奴隶到来,一下又增加三十余人,上河村如今32户人家,也不过三百多人,若是被村里人知道杨家住着那么多人,肯定大为震惊。

沈妙分完人口,接着道:“开春后,开荒种地咱们就按地主行事来,开采煤矿和炼铁暗中进行,只要朝廷不发现,咱们还是先猥琐发育一段时间。”

现在资源不够,拿下镇宁县和周边村落也没用,无法形成完备的作战体系,反而容易提前暴露,到时候打起来,那些人非但帮不上忙,全是拖后腿的。

要整合他们,也至少先养得活,有足够的武器发下去。

另外最好趁着朝廷出问题的时候打出名声去,更容易招揽来人为他们所用。

她道:“明年夏秋,南方号称鱼米之乡的几个州府会出现旱灾,朝廷不赈灾反而因皇帝要修建行宫加重赋税,后面好几个和我们作对的反王都是在那场旱灾中集结人马,要推翻虞朝昏君暴政的人……”

有人打着推翻暴政的名义造反,朝廷派兵暴力镇压,只管打不管普通百姓的死活,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活下去又成了流匪,种种乱象造成的影响到她死都没能完全消除。

其实虞朝安稳好些年了,不是拿不出赈灾款和粮,而是皇帝不愿意拿,加上世家的商队恶意收购、哄抬粮价,地方官员贪腐严重,才把一年的天灾变成了延续数年的人祸。

这件事对他们唯一的好处,是后来沈妙让人散布谣言说皇帝昏庸无道,导致天降灾祸,文武百官信不信不知道,反正普通百姓信了。

为他们造反这件事的合理性背书。


    (http://xsgu0.com/book/f0hdig-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