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买瓦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买瓦片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后三人就出发了。

家里内务交给冯嬷嬷,外交给杨慎,这两人都比较让人省心,杨慎虽然贪吃了些,但从昨夜的事就能看出来,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关正德对于能给主子当马车夫还挺高兴,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主子这儿得了脸,主子恩赐他回去把妻儿带来,全家卖身给她都行。

为了这个愿望,他巴不得在主子面前露脸,听说主子要他赶车,他还特意缠着杨慎学了几个时辰。

杨慎怕冷,平时不在炕上就在灶房里,实在被他缠得受不了了才答应,关正德还承诺后面半个月的饭食,只要杨慎想吃的他都给杨慎。

他们每顿至少能吃七八分饱,有时候甚至能吃撑,只是把肉分给杨慎吃,就能换到这么一个机会,他觉得很值。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马车从河里驶过时,他们发现河面己经结冰了,车轮压上去脆脆的,嘎吱嘎吱地响。

马车里也谈不上暖和,沈妙身体都有些发颤,道:“我是南方人,没到这儿来之前从不知道北方真能这么冷,刷短视频北方人在家里吃雪糕,可给我羡慕坏了,到这儿才知道咱们国家多伟大,能给整个北方供暖。”

杨醒睁开眼:“这儿纬度还不到西十度度,和真正的北方相差甚远。”

这儿之所以冷,最大的原因是西北来的寒风,中间虽然也有些山,但显然无法遮挡西北寒潮。

如今是冬月中旬,真正的北方地区早就零下十几二十度了,这儿才零下五度左右,差距还是挺大的。

沈妙这会儿都冷的瑟瑟发抖,想到气温再降低十度,顿时打了个哆嗦。

“幸好幸好,要是再冷点,我感觉我就要冻死了。”

她又想起来上辈子和百里玄霆在牢山的前一年多,无权无势,天天被人监视着,百里玄霆身体没完全恢复,还不得不和其他人一起去开山采矿,经常被弄得浑身是伤。

她虽然不用去干那些苦力活,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日子好过一些,那周围甚至野菜都没地方挖,也没多少树木,冬天气温比这儿还低,但别说烧炕取暖,想吃口热饭都是奢求,两人只能抱着取暖。

她很不乐意去回忆那些日子,一来经常回忆痛苦像个抖M,自讨苦吃,二来那些回忆衬着她最后的结局,让她像个蠢货。

她胡思乱想着,因为太冷,原本想看看周围山地走势,最后什么也没看成,哆哆嗦嗦到了镇上,先去杨醒之前定做床榻的谭木匠那儿定做轮椅,然后去卖瓦片的人家。

沈妙之前就说过现在没有轮椅这种产物,谭木匠看到图样,再看看杨醒,忍不住道:“姑娘,你怎么老是拿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来给我做?莫不是故意为难我。”

杨醒没说话呢,沈妙先道:“这怎么就为难你了?你难道做不出来?”

谭木匠:“……”这话怎么似曾相识?

他道:“也不是做不出来,但你这个做出来应该是给双腿有疾的人用的,可这么小的轮子,能在哪里用?一不小心就摔了,反而麻烦。”

如今可没什么水泥瓷砖,大部分人家里的地面都是泥土,刚修的时候再怎么平整,时间久了总会因为生活习惯或者漏雨导致一些坑洼,这么小的轮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滚动很不便利,还容易摔。

“我家中铺了木地板,在哪儿用就不劳你费心了,你能不能做?做不了我去找别人。”

谭木匠:“能!”

杨醒接着问:“定金多少?几日能做好?”

谭木匠拿着图纸看了半晌:“你这都是精细活儿,要多费几日功夫,我尽量七天之内,定金给一贯钱,这玩意儿还废木材呢。”

从构造图就能看出来有很多细碎的零件,这时候可没有后世那些厉害的工具,每一样都要手工慢慢搓,所以很费功夫。

加上这是新玩意儿,费脑子,谭木匠也是收了不少徒弟,能帮忙做一些零件,如果就他一个,半个月能做出来就不错了。

杨醒没什么意见,当即拿了一块银子给他。

谭木匠拿过来在手里颠了颠,只多不少,立刻眉开眼笑起来:“姑娘放心,我谭木匠的手工活儿那是整个镇宁县都有名的,一定给你做得板板正正,至少用两年的。”

沈妙笑出声来:“两年?你还整上保修期了。”

谭木匠当然听不懂,还没再问,杨醒就拉着人走了。

“多谢,七日后我来取。”

“姑娘慢走。”

在谭木匠这儿烤了一下,这回倒是没那么冷了,马车从县里穿过,上了去另外一个村子的路。

村里有烧瓦片卖的,进进出出不少马车牛车,所以这路比他们村里那条好多了,也不需要穿过河流。

杨醒指着方向,马车又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这烧瓦片卖的人家。

和上河村杏花村等满村子都是茅草屋不同,这村子大概因为有烧瓦片的,青瓦房占了一半以上,单从外表看,给人一种发展程度更高的错觉。

但其实也就近水楼台,舍去搬运的费用,村里人买瓦片很实惠,稍有些家底的都更愿意盖瓦片。

杨醒之前来过这儿几次,同他家做成了很大一单生意,一百多两银子的瓦片,在某些年头抵得上他们家烧一整年的瓦了。

所以听说她又来买瓦片,这家的当家人非常激动,把他们请了进去。

这时杨醒发现这家居然也做了火炕,转念一想,这人和张永新认识,指不定经常来往,知道这种好东西,立马就让给自家也做一个,情理之中的事。

这家人姓洪,出来接待他们的是当家人洪山和妻子江氏,他们家在这个村子甚至整个镇宁县,应该都属于比较富庶的人家,然而夫妻俩身上穿着很简陋,袄子补丁上打补丁,忽略掉厚度,简首和乞丐无异。

虽说是因为洪家供养了学子在县学念书,但以小见大,也能看到这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一件好些的厚衣裳,能在当铺换钱,甚至能当做传家宝传几代,首到变成如今两人身上穿着的样子。

洪山丝毫没注意到她俩的眼神,只语带兴奋地道:“杨姑娘,这次要多少瓦片?冬天柴火难得,我家里己经不烧瓦了,如今只余两万片瓦,不知够不够?”


    (http://xsgu0.com/book/f0hdig-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