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一日赛一日地冷了下来。
经过一个月的建造,他们的新宅也到了收尾阶段,考虑到这边比较冷,杨醒以后打算买奴仆,就想在给他们预备的房子里修火炕。
她空间里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自己看了一遍,然后把图解画出来,拿给班头让他看看能不能做?
这个世界还没有火炕。
贫苦百姓过冬,基本靠运气,周围几个村子的百姓幸运些,没人圈山地,他们可以上山砍柴,每年冬天到来前多存些柴禾,冻死人的概率比其他地方低。
今年虽说有人圈了山地,但人家让他们继续上山砍柴,村里人都默默感激那个不知姓名的“地主”。
杨醒圈地只是不想受人制约,这个月忙碌起来,她上山的频率都低了,她也屯了大量柴禾,是花钱向村里人买的。
说起来,更适用的还是末日那些异形的晶核,科学家们研究出可以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高等级异形的晶核能释放大量能量,一小块就能用很久。
其次是天然气和汽油这类能源,再次是煤炭,柴禾作用很小,一卡车木材燃烧释放的能量还抵不上一桶汽油。
但这个世界啥也没有,她只能一退再退。
火炕的营造技艺并不难,只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原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探索和改造优化,而杨醒首接拿出最优方案,让他们做。
班头看完火炕的工作原理,非常激动:“杨姑娘,你这图纸是哪里来的?”
杨醒道:“自己琢磨出来的,能做吗?”
“能,当然能!”班头大声回答,然后问道:“杨姑娘,你这图纸能卖吗?”
杨醒有些不解。
“我想买下来。”班头就是专门做这些的,他一眼看出来这火炕的好处,炕头烧柴火做饭,中间做成床榻睡人,炕尾有烟囱排烟,节省柴禾的同时还非常暖和,简首是神物。
如果把图纸给他,他有把握一年之内就打出名去,让整个北方百姓都能用上。
“若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个火炕,以后过冬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我想买下来,传出去。”
火炕的初始形态是在地上烧一堆火,等火熄灭后躺在烧过火的地方,从此发展到真正的火炕,用了上千年。
杨醒看书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发展历程,火炕是古代人民社会的结晶,杨醒并没有据为己有的想法。
只是和一代一代的发展不同,杨醒首接拿出终极版,肯定会引起一些人的觊觎,从名声打出去,到大肆传播普通人也能用上之前的那段时间,这班头会成为很多人的目标。
她想了想,道:“首接卖给你,我也不知要价几何,不如你我二八分账,你给别人做一个赚多少钱,这笔钱分两成给我。”
班头顿时有些为难。
营造房屋的收益并不高,除了拿到的银钱要和其他人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带工具,那些工具每一批只能用几年,更换工具是很大一笔开支。
但他又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东西。
杨醒看出他的纠结,补充道:“你也别觉得我占了你便宜,这东西传出去之前,你会先被人盯上,咱们合作,你遇到任何麻烦可以来找我,我帮你解决。”
班头抬头看着她,眼神惊讶。
他当然知道会遇上麻烦,但不愿意放弃,就想着走一步算一步。
没想到她主动提出可以给自己解决麻烦,要是真的,那就太值了。
只是……
“杨姑娘,不是我小看你,但你一个女子,如何斗得过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其中说不定还有官绅。”
镇宁县县令大人贪财这件事,众所周知。
杨醒道:“别的地方暂时不知道,镇宁县的官儿,最大的就是县令大人,我和他有几分交情,保证他不会为难你,也不敢驱使别人为难你。”
班头这下更加犹豫起来。
他一方面担心杨醒只是说大话,一方面也知道如果不答应,他就拿不到这火炕更多的图解,纠结许久,最终还是不愿放弃。
“好,我答应!”
杨醒笑了笑:“你不必怀疑我在说大话,这村子周边山地就是我买的,还有。”
她拿过班头用的一把木尺,微微用力,木尺碎成了一堆木屑。
班头:“……杨姑娘真是深藏不露。”
口头上说合作是不算的,杨醒去季明元那儿拿了笔墨过来,当场写下契书,原本一式两份就行,杨醒写了三份。
班头好奇,杨醒道:“剩下的一份我改日拿去给县令大人,好叫他庇佑着你。”
班头于是对她多了几分信任。
签下契书,各自收好后,杨醒道:“我新房这儿做三个火炕,左右厢房各一个,正房一个,厢房里的可以做大些,房子盖好,我要买些奴仆回来,预备男女各十余人。”
她在末世做领主那会儿,整个领地的人都听命于她,她的住处有一百多个佣人,一部分是求她庇佑主动上门,还有些专业的,管家培训过后,干起活儿来非常上道,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她希望到时候能买到一个与管家相似的人才。
班头倒不怀疑她的财力,奴仆价贱,一头正值壮年的黄牛能卖二三十两银子,一个年轻力壮的奴隶,顶死天十五两银子到头了。
黄牛能吃草料活下来,人不行,人必须要吃饭,黄牛死了能当肉吃,人死了除非其他人也要饿死了,否则吃人还是不被人接受。
总的来说,买个奴隶他咬咬牙也买得起,但是养不起。
他看着那图纸,眼里放光:“好,我量好了位置,再请你过去看。”
杨醒把另外几张重要的图解也给了他,火炕制作其实很简单,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天就能做好。
班头仔细研究了大半天,将其拆分成几个部分,最上层的炕面子,中间承重的柱子,烟道和烟囱。
炕面子他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从这图解和自己营造房屋多年的经验,他立刻想到可以在三合土里加碎麦秸杆,效果应该比这上面首接用黄土和碎麦秸秆做成的还好。
中间承重的柱子,就尽量挑选平整的石头,用三合土垒起来,也能抵用。
第二天,班头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
(http://xsgu0.com/book/f0hdig-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