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粤语诗中的时空漫游与古今对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章 《粤语诗中的时空漫游与古今对话》

 

《逛山河》(粤语诗)

文/树科

曾几何时,曾经何地

噈似一一梦游过

大江南北,仰高望低

唔喺川藏,嘟潜水东海底……

难忘伊春金祖峰

雪夜封路,日出喺妳

面度染上咗光芒

我心如太阳云间荡荡……

古人笑今人

文山会海西围去

嘻嘻嘻,我笑古人

佢哋鬼知道佢哋冇飞机……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6.13.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语诗中的时空漫游与古今对话》

—— 论树科《逛山河》的诗性张力?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领域,方言诗始终以独特的文化肌理与鲜活的语言质感,构筑着别具一格的审美空间。树科的粤语诗《逛山河》,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地域文化与精神漫游的大门。这首诗以粤语方言为载体,在时空交错的叙事中,既展现了山河壮丽的视觉图景,又展开了一场跨越古今的精神对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值得深入探究。?

一、方言入诗:语言的地域化突围?

(一)粤语方言的鲜活质感?

《逛山河》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大胆采用粤语方言进行创作。“噈似”“唔喺”“嘟” 等极具粤语特色的词汇,让诗歌充满浓郁的地域风情。粤语作为一种古老且富有生命力的方言,其发音的抑扬顿挫、词汇的独特韵味,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与普通话诗歌相比,粤语诗在语音层面具有更丰富的声调变化,这使得诗句在诵读时更具韵律之美。例如 “曾几何时,曾经何地 / 噈似一一梦游过”,“噈似” 一词的运用,将那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在语音上形成一种独特的顿挫,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这种方言入诗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诗歌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载体的局限,实现了语言的地域化突围。它让诗歌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创作者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就像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采用巴渝一带的民歌形式和方言词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 “晴” 与 “情” 的谐音双关,正是借助方言的语音特点,生动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微妙的情感,使诗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树科的《逛山河》同样通过粤语方言的运用,将个人的游历体验和情感表达融入到独特的语言氛围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亲切与真实。?

(二)方言与诗意的融合?

粤语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堆砌,而是与诗歌的诗意表达紧密融合。在诗中,方言词汇不仅没有影响诗歌的意境营造,反而成为了情感传递的重要媒介。如 “难忘伊春金祖峰 / 雪夜封路,日出喺妳 / 面度染上咗光芒 / 我心如太阳云间荡荡”,“面度”“咗” 等方言词汇的使用,让描写更加口语化、生活化,仿佛诗人在与读者面对面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这种亲切感使得读者更容易代入情境,感受到诗人在伊春金祖峰面对壮丽日出时内心的震撼与喜悦。?

同时,方言的运用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幽默与诙谐。在 “古人笑今人 / 文山会海西围去 / 嘻嘻嘻,我笑古人 / 佢哋鬼知道佢哋冇飞机” 这几句中,“嘻嘻嘻” 的拟声词和 “鬼知道”“冇” 等方言词汇,以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展开了一场古今对话。这种幽默的表达,既打破了诗歌可能因严肃主题而产生的沉闷感,又使诗歌在思想内涵的传达上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思考古今社会的差异与变迁。?

二、时空交织:意象构建的多维世界?

(一)空间意象的宏大与细腻?

诗中构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意象,从 “大江南北,仰高望低” 的宏观视角,到 “唔喺川藏,嘟潜水东海底” 的具体场景,展现了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地理空间。“大江南北” 西个字,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 “川藏” 和 “东海底” 的提及,则将空间意象进一步细化,既体现了诗人游历范围的广泛,又暗示了不同地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在描写具体地点时,诗歌又展现出细腻的笔触。以伊春金祖峰为例,“雪夜封路,日出喺妳 / 面度染上咗光芒”,通过对雪夜、日出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伊春金祖峰的独特景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雪夜的静谧与日出的绚烂形成鲜明对比,“染上咗光芒” 的拟人化表达,让山峰仿佛有了生命,充满灵动之美。这种宏大与细腻相结合的空间意象构建,使诗歌既有磅礴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感受山河壮丽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具体景物的独特感悟。?

(二)时间维度的跨越与思考?

《逛山河》不仅在空间上进行了广泛的游历,还在时间维度上实现了跨越。诗中 “古人笑今人 / 文山会海西围去 / 嘻嘻嘻,我笑古人 / 佢哋鬼知道佢哋冇飞机” 这几句,通过古今对比,引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古人的生活方式与今人的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反差,“文山会海” 形象地描绘了现代人忙碌于各种会议和文件的场景,而 “冇飞机” 则指出了古代交通的局限。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仅是对古今差异的简单陈述,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思。?

诗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开这种对话,实则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和生活的高效,但也让人们陷入了忙碌的工作节奏中。而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科技,却也有着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这种时间维度的跨越与思考,使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游历记录,上升到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文明发展的哲学层面,赋予了诗歌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情感表达:个体体验与时代共鸣?

(一)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

《逛山河》中充满了诗人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从开篇 “曾几何时,曾经何地 / 噈似一一梦游过” 的朦胧回忆,到对伊春金祖峰日出的难忘描写,再到古今对话中的幽默调侃,每一处都体现着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描写伊春金祖峰时,“我心如太阳云间荡荡”,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在壮丽自然面前的震撼与陶醉。?

这种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可以通过诗人的文字,感受到他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仿佛与诗人一同踏上了这场山河之旅。同时,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色彩,展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

(二)情感的时代共鸣?

虽然诗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个人情感,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具有广泛的时代共鸣。在古今对话部分,对现代人 “文山会海” 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了当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这是许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而对古人的调侃,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让读者思考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是否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富。?

此外,诗歌中对山河壮丽的赞美,也契合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自然的距离逐渐疏远,而《逛山河》通过对各地自然风光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渴望与眷恋。这种个人情感与时代共鸣的结合,使诗歌不仅具有个人化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西、艺术手法: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一)比兴手法的现代运用?

《逛山河》在艺术手法上借鉴了传统诗歌的比兴手法,并进行了现代转化。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在诗中,诗人通过对山河游历的描写,引发了对古今社会的思考,这便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比兴。如对伊春金祖峰日出的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为后文的古今对话和情感抒发做铺垫,以自然之景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感悟。?

这种比兴手法的现代运用,使诗歌在结构上更加连贯,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含蓄委婉。同时,也让传统的艺术手法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

诗歌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开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叙事,讲述自己的游历经历,随后在描写具体景物时融入抒情,如对伊春金祖峰日出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在古今对话部分,看似是在讲述一个有趣的观点,但其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和思考,是叙事与抒情的又一次巧妙融合。?

这种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使诗歌既有清晰的叙事脉络,又充满浓郁的情感氛围。读者在跟随诗人的叙述了解其游历过程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诗歌在艺术表现力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五、结语?

树科的粤语诗《逛山河》,以其独特的方言运用、丰富的时空意象、真挚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歌世界。它不仅展现了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和地域文化特色,还通过时空交织的叙事和古今对话,引发了对时代变迁、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在当代诗歌创作多元化的背景下,《逛山河》为方言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证明了方言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价值。它让我们看到,诗歌可以突破语言和时空的限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http://xsgu0.com/book/f0bhhj-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