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赵家有人下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赵家有人下乡

 

不得不承认,周小曼实在是幸运至极!就在她刚刚走到大马路的时候,原本生长着两棵大树的位置竟然出现了一头威猛雄壮的老虎!

如果周小曼在那休息一会,她可能就是老虎的口粮,要不她把老虎收进空间里。

所以说周小曼运气好,她们俩都放过了彼此。

她想去了罐头厂家属楼找到了王主任的家,把鲫鱼送过去收了一元钱。

看到王主任的家里有好多的罐头瓶子,于是周小曼就问王主任“王主任,不知你家里有多少罐头瓶子?”

这小丫头是来卖鱼的,想来是买卖的。

他家别的不多就是这罐头瓶子多。

王主任看着周小曼“你要多少?”

周小曼毫不客气的伸出一根手指“一百个,还是必须有盖子的。”

“你一个瓶子给多少钱?”

周小曼想了想不确定道“五分钱一个。”

王主任点头,看到王主任点头周小曼快速的把定金拿出来。

“王主任,这是定金,剩下的人拿到货我在给。”

王主任拿起钱“行明天晚上八点罐头厂后门,你在那等着。”

两人商量完周小曼就离开了,这天越来越阴沉了,说不定下一秒就要下雨了。

风吹起周小曼要到家了,先到了赵家和白寡妇家,送了一些野菜。

到了刚从白寡妇家离开的时候,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不得不说砸的周小曼还是有些痛的。

快速开门进屋。

进屋的周小曼的衣服已经湿了一大片。

换了一身的衣服,怕干嘛就去厨房熬姜汤。

这姜汤可真辣,熬了不少装进了一个暖水瓶里。

拿一个凳子放在房檐下,端着姜汤一点一点的喝,好似喝药一般一个小时才喝完。

这时周小曼也饿了。

看到还有一块猪肉和面粉,那就做臊子面吧。

臊子面最为重要的是臊子汤,臊子汤是臊子面的灵魂。

将肉切成小碎片,片要薄。入烧开的油锅,不断搅拌翻炒,火不可过急,也不可过缓。

大约三成熟加入一定量的姜末,去腥,翻炒,后加入适量的盐。

当肉为六成熟时加陈醋,翻炒,七成熟时加入酱油,花椒等调味品(当然也可加入自已喜欢的调味品),当九成熟,快出锅时加入适量红辣椒粉,搅拌,微炖一会,即可出锅。

闻着面条散发出来的香味,周小曼盛了一碗面。

出了厨房坐在凳子上,吸溜吸溜吃上了,一碗下肚感觉还可以在吃一点。

把锅里的面全都盛了出来,吃完周小曼已经出了汗。

等落了汗,洗了澡就开始整理这两天赚的钱。

看着手里可怜的四百块钱,这就是她这两天拼死拼活赚的钱。

算了,看开了怎么也要比大部分人赚的多。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天下午八点去罐头厂拿了空罐子。

明天变着样子去供销社买东西,周小曼立志要把手里的票都花光。

东西在自已的手里才安心。

等到周小曼把票花光了,供销社那位精明的主任感觉到这些日子是不是卖的东西太快了。

平日里需要整整一个月才能售罄的物品,如今短短十天便已被抢购一空。

这天周小曼在赵家跟赵母学习织毛衣。

就在这个宁静的时刻,突然间,门外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自报家门,说是来自知青办的工作人员。

说赵家有五个孩子,根据相关规定,至少必须有一名孩子前往农村地区,参与到支援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听到这番话,周小曼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不已。毕竟她家仅有她这么一个独苗,依照现行规定,自然无需承受下乡之苦。

待知青办的人员离去之后,整个赵家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气氛变得异常沉重压抑。

赵大哥和赵红有工作,年纪尚幼的赵霖和赵玲显然不符合下乡的条件,最后就剩下了一个赵大姐赵丹了。

周小曼不知道赵家是怎么办的,让赵丹去了她外婆家那边下乡。

定的是三天后下乡。

由于周小曼要去考制衣厂,所以就没有送上赵丹,不过送了她一个水壶作为礼物。

制衣厂考完试,在路过邮局的时候进去买了一块钱的邮票,邮票花花绿绿了的很是好看。

到家时就看到邮递员,在准备把她的包裹扔到院子里。

周小曼上前阻止“同志,这个包裹是我的。”

邮递员停止了动作,看向周小曼。

“我都来了两趟了,”周小曼在他的语气里听出了埋怨的语气。

周小曼也不在乎,签了字把包裹拿到了屋里。

打开包裹就看到包裹里是,当初在火车上认识的周曼曼寄来的,是东北那边的特产还有一封信。

信里写了,她到了地方刚开始有些不适应,干活真的很累,她想回城不想在乡下了。

村里有些排斥知青,还有就是村里的小伙子总是在知青点来回的转悠,让她们这些女知青不敢单独出去。

既然都寄来了,她就也买点东西寄过去,全当是交了一个朋友。

想着她在村里,买什么都不方便,还不一定有票。

不如她买了寄过去。

这个周曼曼是女孩子,女孩子每个月都要用的月事袋,卫生纸和红糖衣服。

从空间里扒拉出卫生纸、红糖和布料。

月事袋和衣服她这没有,但是布料有啊。

她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李大厨做的下饭酱还有,她可以给周曼曼两罐子。

把这些东西仔细的包裹好,也不知道周曼曼下乡的地方靠不靠海,嗯~她想吃海产品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储存,她又可以去卖东西了。

还有就是她还是没有考上制衣厂,哎!说实在话,她真不该对自身的考试水平抱有丝毫的奢望与幻想才对啊!

就在过去的这短短数日里,陆陆续续地进兜整整六百元以及若干张票据呢!

有票当然是新的一轮买买买了。

买东西治病啊,治疗了周小曼的不开心。

立秋过了几天,早晚有些凉周小曼打算买点毛线织一个围巾。

到卖毛线柜台,就听到两个售货员在说悄悄话。

“李姐,刚才我看到主任一脸笑意的出去了,是干什么去了。”

“嗨~他还能去干嘛,这不是运来了螃蟹,他着急去看看。”李姐一副了然的表情。

一听到“螃蟹”二字,周小曼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要知道,螃蟹可是她最钟爱的美食之一呢!

今天什么都不干也要等到她的螃蟹。

到时候大螃蟹生小螃蟹,用不了多久她就能实现螃蟹自由了。

哈哈哈,光想一想就美得很。

美得很姑娘就在供销社,来回的走生怕错过她心心念念的螃蟹。

不能再像了,口水就要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终于在供销社要关门前半小时,螃蟹开始卖了,由于属于福利品是不需要票的,但是限量每一家只能买五只螃蟹。

周小曼第三个排队的。

“给我来五只螃蟹,两只公的,三只母的。”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让你挑,只能说要公母。

嘟着嘴给了钱,拿过螃蟹。

眼睛一转,小主意来了,出了供销社换了外套,在脸上点了痦子,换了长头发,快速的编了麻花辫。

进供销社买螃蟹。

由于供销社快下班了,来买东西的人并不多。

周小曼来回换装买螃蟹,买到了二十只螃蟹。

给赵家每人一个尝尝鲜。

进了种植空间,把十只螃蟹放到池塘里,剩下的五只让男人一号给蒸了,周小曼三只,男人一号一只螃蟹,男人二号一只螃蟹。

把这两个男人感动的,也就是他们俩不能说话,要是能说话肯定能把周小曼的祖宗十八代夸上天。

看着面前的两个男人,一脸感动再加上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已,周小曼都没眼看了。

赶紧让两人打住,上别处吃别打扰自已吃螃蟹。

吃完螃蟹,周小曼感到无比满足,心满意足地上床休息,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在半夜的时候周小曼就发起了高烧。

她浑身滚烫,头痛欲裂,难受得几乎无法入眠。无奈之下,她只好强打起精神服用了退烧药,然后才昏昏睡去。

周小曼感觉她刚睡着耳边却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起初,周小曼并不想理会,心想过会儿那人自然就会停止敲门离开。

但出乎意料的是,门外的人竟然相当执着,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那恼人的敲门声持续不断,吵得周小曼心烦意乱。

最终,她不得不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拖着沉重如铅的身躯前去开门。

大门打开,就看到是之前去赵家让下乡的知青办的干事。


    (http://xsgu0.com/book/da0cdb-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