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塞尔维亚内部的叛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塞尔维亚内部的叛徒

 

贝尔格莱德的冬天总是带着多瑙河特有的湿冷,雾气像一层灰白的纱幔笼罩着整座城市。军事情报局的地下档案室里,米洛万·帕夫洛维奇上校盯着桌上那份被咖啡渍染黄的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橡木桌面。

报告上的内容很简单:近三个月来,塞尔维亚军队在边境的布防调整,总会在48小时内出现在奥匈帝国的情报桌上。

这不是猜测,而是事实——他们埋在维也纳的一名线人传回的消息,附带了一份奥匈帝国陆军部的内部备忘录,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了塞尔维亚最新的炮兵阵地坐标,甚至连刚刚调整过的机枪哨位都分毫不差。

“有人在我们眼皮底下卖国。”帕夫洛维奇低声说道,声音在空旷的档案室里显得格外冷硬。帕夫洛维奇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连国防部长都没有汇报。他独自整理了一份名单,上面是所有能接触到边境布防信息的军官和文职人员——37人。

这些人里,有参谋部的作战参谋,有通讯处的密码员,有负责传递命令的传令兵,甚至还有两名在国防部印刷厂工作的排字工人。

他决定从最不可能的人开始排查——拉迪斯拉夫·科斯蒂奇少校,参谋部作战处的一名中级军官,出身军人世家,父亲曾在1876年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死,是塞尔维亚军队里出了名的“铁杆爱国者”。

帕夫洛维奇选择科斯蒂奇的原因很简单:越是看起来不可能的人,越容易隐藏。

科斯蒂奇的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早晨六点起床,七点抵达参谋部,中午在军官食堂用餐,下午六点下班后首接回家,偶尔会去老城区的“金橡树”酒馆喝一杯,但从未超过晚上九点。

帕夫洛维奇亲自跟踪了他三天,没发现任何异常。

首到第西天夜里。

科斯蒂奇没有首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萨瓦河畔的一栋废弃仓库。帕夫洛维奇藏在河对岸的树丛里,用望远镜观察着。仓库的窗户被木板钉死,但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

二十分钟后,科斯蒂奇出来了,手里多了一个牛皮纸包裹。

帕夫洛维奇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等科斯蒂奇走远后,悄悄摸进了仓库。

仓库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台**德国制造的便携式打字机**,旁边散落着几张复写纸。帕夫洛维奇捡起一张被揉皱的纸团,展开后发现上面是一串数字——军方通讯密码的片段。

帕夫洛维奇把打字机带回了情报局,交给密码专家检查。

“这不是普通打字机。”密码专家眯着眼睛说,“键盘布局被调整过,某些键位会打出特殊的符号组合——这是德国情报局常用的‘**影子编码**’装置。”

帕夫洛维奇冷笑一声。

科斯蒂奇每次用这台打字机撰写作战报告时,都会在正常的文件之外,**自动生成一份加密副本**。而他去仓库的目的,就是取出这些副本,交给接头人。帕夫洛维奇没有逮捕科斯蒂奇,而是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他故意让科斯蒂奇“偶然”看到一份伪造的军事计划——**塞尔维亚军队将在下个月对奥匈帝国边境发动“预防性打击”**。

如果科斯蒂奇真是叛徒,这份假情报一定会传到奥匈帝国耳朵里。

果然,三天后,潜伏在维也纳的线人发回密电:奥匈帝国第三军团突然向边境集结,番号和调动路线与假计划中的“假想敌”完全吻合。

科斯蒂奇的嫌疑被坐实了。

但帕夫洛维奇依然没有动手。

他想知道,科斯蒂奇背后还有谁。

帕夫洛维奇派人24小时监视科斯蒂奇。

一周后的雨夜,科斯蒂奇再次去了萨瓦河畔的仓库,但这次他没有拿任何东西,而是空手进去,空手出来。

帕夫洛维奇意识到——接头人今晚会出现。他亲自带人埋伏在仓库周围。 午夜时分,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悄然出现,闪进了仓库。帕夫洛维奇打了个手势,两名特工绕到仓库后门堵截,他自己则从前门突入。

推开门的一瞬间,他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一幕—— 斗篷下的人,是国防部副部长助理——米莲娜·伊万诺维奇。 米莲娜·伊万诺维奇,35岁,出身塞尔维亚贵族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精通德语和匈牙利语。她在国防部负责外联工作,能接触到几乎所有高层会议记录。

帕夫洛维奇曾和她共事过两次,印象里她是个干练、冷静的女人,甚至有些过于完美。

现在,她站在仓库中央,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冷静地看着破门而入的帕夫洛维奇。

“我猜你迟早会找到这里。”她说,语气平静得像是讨论明天的天气。

帕夫洛维奇举枪对准她:“为什么?”

米莲娜笑了:“你以为我在为奥匈帝国工作?不,上校,我效忠的是柏林。米莲娜的坦白令人震惊—— 她根本不是奥匈帝国的间谍,而是**德国情报局**安插在塞尔维亚的“休眠者”,任务是确保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战争。

“科斯蒂奇只是个工具。”米莲娜说,“他以为自己在为维也纳提供情报,实际上,他传递的所有信息都会经过我们的人筛选,再转交给奥匈帝国——当然,是经过‘加工’的版本。” 帕夫洛维奇瞬间明白了—— 德国人在操控两边的信息流,让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彼此误判,最终走向战争。

帕夫洛维奇没有把米莲娜交给军事法庭。

三天后,人们在多瑙河下游发现了她的尸体,官方通报是“自杀”。但尸检报告显示,她的后脑有一处钝器击打的痕迹。

科斯蒂奇少校则在一次“军事演习事故”中意外身亡。

帕夫洛维奇亲手烧掉了所有调查档案。

他知道,这场游戏还没有结束——

塞尔维亚内部的叛徒,绝不止他们两个。


    (http://xsgu0.com/book/ccfgga-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