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陆军参谋部,法国陆军情报局局长让-巴蒂斯特·马塞尔少将凝视着办公桌上的地图,手指重重按在阿尔萨斯-洛林的边界线上。
“德国人又在增兵。”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仿佛这句话蕴含着无尽的忧虑和不安。他将一份绝密报告缓缓地推到对面的外交部长亚历山大·里博面前,仿佛这是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
里博的目光落在报告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的指尖微微颤抖着,似乎在努力克制内心的恐惧和震惊。
“施利芬己经开始制定‘东西两线作战’的计划。”马塞尔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房间里的沉寂。
里博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报告,似乎想要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一丝希望或者反驳的理由。
马塞尔冷笑一声,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件。这份文件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纸张己经微微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这是 1871 年《法兰克福条约》的原件,部长先生。”马塞尔的声音平静得让人有些害怕,“上面还沾着巴黎公社时期的血迹。”
里博的身体猛地一震,他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落在那份泛黄的文件上。他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部长先生。”马塞尔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而是何时的问题。”
窗外,巴黎圣母院的钟声突然敲响,那悠扬而庄重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为这个国家敲响的丧钟。十二下钟声,每一下都像是在提醒人们时间的紧迫和局势的严峻。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冬宫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在这座宏伟的宫殿里,法国特使布瓦代弗尔将军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签署《法俄军事协定》。
在签字仪式结束后,布瓦代弗尔将军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枚铜质徽章,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他小心翼翼地将徽章捧在手中,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陛下,这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铁路时刻表’。”布瓦代弗尔将军用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语气说道,然后将徽章双手奉上,递给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
沙皇接过徽章,仔细端详着。这枚徽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个普通的铜质圆形徽章,正面刻有一些精致的花纹。然而,当他翻转徽章时,却发现背面刻着一组神秘的数字:15-8-6-20。
“这是……”沙皇疑惑地问道。
“这是从华沙到柏林的最快进军路线。”布瓦代弗尔将军解释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得意,“我们称之为‘红色时刻表’。”
沙皇对这个解释感到有些惊讶,他凝视着徽章上的数字,仿佛在思考着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这组数字是如何得来的呢?”沙皇追问道。
“这是我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结果。”布瓦代弗尔将军回答道,“通过对铁路线路、运输能力以及敌军部署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确定了这条最快的进军路线。”
沙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对法国的情报工作和军事战略能力深感钦佩。
当晚,沙皇的侍从在整理文件时,偶然间发现了协定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人用隐形墨水写着一行小字。这行字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一个隐藏的秘密。
侍从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当德国越过比利时,就是战争之……”
这行字没有写完,但它所传达的信息却让人不寒而栗。侍从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于是他立刻将这个发现报告给了沙皇。时。"
在那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伪装成葡萄酒商的法国情报官杜兰德,小心翼翼地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那盏破旧的煤油灯。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摇曳,照亮了他那张严肃而神秘的脸,以及坐在他面前的十二个阿尔萨斯青年。
这些年轻人都沉默不语,他们的目光集中在杜兰德身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把德国制式步枪,冰冷的金属在微弱的光线下反射出寒光。
杜兰德深吸一口气,开始分发那些印有鸢尾花标记的小册子。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记住你们的代号,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他发到最后一个人时,那个金发青年突然打断了他的话,眼中燃烧着熊熊的仇恨之火。
“我知道我们的任务,”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当巴黎的电报以‘égalité’开头时,我们就要炸毁莱茵河上的所有铁路桥。”
杜兰德看着这个年轻人,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个金发青年的父亲在梅斯要塞的战斗中牺牲了,这个年轻人己经等待了十年,只为了这一刻的到来。
然而,杜兰德并没有纠正他。事实上,代号“égalité”真正的含义并不是炸毁铁路桥,而是刺杀德国驻斯特拉斯堡总督。这个任务极其危险,而且需要高度的保密性,所以有些真相,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法国驻柏林大使朱尔·康邦心急如焚地赶到德皇威廉二世的宫殿,他的步伐显得有些仓促,手中紧紧握着一份用红绸系着的文件。这份文件的封口处,盖着法国总统的印玺,显得格外庄重。
朱尔·康邦见到威廉二世后,立刻呈上这份文件,并郑重地说道:“陛下,我国政府在此郑重警告,任何对摩洛哥的进一步行动都将被视为——”
他的话还没说完,威廉二世突然大笑起来,打断了他的话。威廉二世的笑声在宫殿中回荡,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寒意。
“战争行为?”威廉二世嘲讽地说道,“告诉你们的总统,我的海军己经在丹吉尔港待命了!”说完,他随手将文件扔给了身旁的侍从。
侍从接过文件,迅速打开。然而,当他看到文件内容时,脸色骤然变得苍白。原来,文件里面竟然是一张空白信纸,只有在角落处画着一个微型的鸢尾花图案。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己。威廉二世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当晚,柏林全城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德国当局开始秘密搜捕法国间谍,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然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没有人注意到,德国总参谋部的档案室里,一份重要的文件——《西线铁路运输计划》竟然不翼而飞了。
霞飞元帅站在观礼台上,他手持望远镜,目光如炬地凝视着远处模拟德国边境的防御工事。在他身旁,参谋官正低声向他汇报着最新的情报。
“元帅,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消息,德国方面己经储备了足够打六个月的弹药。”参谋官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霞飞元帅微微皱起眉头,沉默片刻后,他突然说道:“不够。”
“元帅?”参谋官有些惊讶地抬起头,不明白元帅的意思。
霞飞元帅缓缓放下望远镜,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是说我们的警告还不够。”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
接着,霞飞元帅摘下了他那洁白的手套,露出了掌心一道狰狞的伤疤。这道伤疤仿佛是他历经战火洗礼的见证,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决心和愤怒。
“下次德国武官来访时,让他们‘偶然’看到这个。”霞飞元帅指着自己的掌心,对参谋官说道。
第二天,当德国军事观察团前来参观时,他们被带到了靶场。然而,令他们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法国士兵们正用刺刀在靶场上刻出一个巨大的德文单词“VERGELTUNG”(复仇)。
每个字母都被灌满了红色的染料,远远望去,就像是鲜血淋漓一般,触目惊心。这一幕让德国军官们惊愕不己,他们面面相觑,无法理解法国士兵如此强烈的示威意味。
外交部长维维亚尼的手像风中的树叶一样颤抖着,他紧紧握住笔,艰难地在最后通牒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每一笔都像是用尽全身的力气,仿佛这通牒上的字有千斤重。
一旁的电报员看着维维亚尼,犹豫地开口:“部长,真的要发‘égalité’这个前缀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维维亚尼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东方渐亮的天色。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了大地,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沉默片刻后,维维亚尼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发。”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电报员点点头,迅速将通牒发了出去。随着电波的传递,这个决定将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暴。
三小时后,德国驻斯特拉斯堡总督冯·克拉克正在享用早餐,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颗子弹准确地击中了他,他当场毙命。
与此同时,十二座莱茵河铁路桥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巨大的烟尘腾空而起,仿佛是对这一事件的悲鸣。
而在遥远的圣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坐在书房里,他的手中着一枚 1892 年的铜徽章。徽章上的数字**15-8-6-20**,在这一刻终于揭晓了它们的真正含义。
“15 天后,8 月 6 日,20 万俄军进攻东普鲁士。”尼古拉二世低声念道,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http://xsgu0.com/book/ccfgga-1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