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月下剑舞——感激苏大大一万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月下剑舞——感激苏大大一万年

 

啥?!突然被点名,林溪不由一愣,但随之又感到一丝欣慰。

虽说是小事,但在这种场合愿意分劳让功、看属下出风头的领导,还是珍贵的。

于是,夜色沉沉,月华如练。俊逸少年手持酒杯,轻挽长剑,一袭白衣随风飘扬,宛若月中谪仙。

一篇长短错落、节奏跌宕,别有韵味的新奇诗调,在月光下如高山流水般倾泻而下,震撼人心。

飞身出剑,寒芒闪动,杯中酒滴未洒,朗声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足尖轻点,身形腾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剑锋划破夜色,清影摇曳,低头沉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阕一出,满座皆惊。

这新奇的长短句如天外之音,打破了五言七言的规整,似乐府遗韵,更多了几分飘逸不羁。

仿佛在乱世烽烟中叩问天命——那高高在上的大业帝,不正如天上宫阙,遥不可知,一悲一笑间却令生民涂炭、遍地狼烟?

如今乱世,多少人欲乘时势而起,又畏惧那琼楼玉宇处“高处不胜寒”,引得席间之人心弦共振,似见自己身处高位却无枝可栖的影子。

剑舞与月光交织,战火连绵,百姓流离,人间何似?偏以清影自娱,似在乱世中寻一丝逍遥,令人既觉豪迈,又生悲凉之叹。

亭中灯火摇曳,众人屏息。

少年以剑舞配词,节奏由缓入急,步步紧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剑锋凌厉、首指苍穹,少年眉头微蹙、声调轻扬:“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眼角扫过围观众人,见他们神色微变、目光闪烁,知道这句己戳中痛处。

旋即,剑势再起,沉稳中透出苍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长剑归鞘,少年立于月下,身影在月光中清俊如画。

回身向众人微微一笑,意气尽显。手中酒杯一倾,划出盈盈微光,朗声颂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时间,峰回路转,清雄旷达,余韵悠长。众人皆屏息凝神,有的目光痴然,有的低声叹服,亭中只闻秋风低吟,与余音共鸣。

李世民怔在原地,心头莫名一跳,却又不明所以。

他凝视眼前人,笑颜如春水初生,眉眼间含情脉脉。月光映衬下,乌发轻扬,肤若凝脂,清丽中透着几分柔美,似月下花影摇曳动人。

眼波流转,似有千言藏于心间,又似一抹轻愁化作笑意,风华绝代,摄人心魄。

幸好,人们如梦初醒,亭内亭外顿时掌声雷动、久久不息,打断了他一时恍惚。

三日后,一首精妙绝伦的无名小调,如春风拂过晋阳城,在豪门府邸、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广为传颂。

长短错落的调子,配上清奇豪迈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人人津津乐道的传世佳句。

贵族仕女轻声哼唱,感叹其柔情似水;市井酒客拍案高歌,赞其豪气冲天;文士竞相揣摩,却难及其神韵,赞叹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怎落入凡间?”

贩夫走卒哼着“千里共婵娟”,虽不懂全意,却觉心头一暖,似在烽烟中觅得片刻慰藉,街头孩童也咿呀学语,懵懂间传下这乱世中的团圆之愿。

茶楼酒肆中,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那夜林溪白衣飘然、剑光映月的惊艳,说那少年“眉眼含情如月中仙,剑舞豪情似战场将”,引得听者无不神往。

而李世民当场击节叫绝,称此调“首抒胸臆,堪配英雄志”,足见其识人之明与豪杰气度。两人的故事在城中口耳相传,成了一段美谈。

更有传言,这曲子出自李氏府中,隐隐为陇西李氏增添了几分天命所归的色彩。

不过,对于林溪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名为“宫阙”、“玉盘”、“婵娟”等同名周边月团,随着这首《水调歌头》的大爆,从贵族圈到民间风靡一时、供不应求。

于是,最后一步水到渠成:饥饿营销。

出自李府厨房的正宗月团,顿时成了名人贵族圈里拜访送礼、显示身份的第一等珍品。

林溪特制一枚铜章,錾刻“李府月团”西字,作为防伪标志,限量发售,每枚月团皆印此章,外包锦盒,附上抄写的《水调歌头》手稿。

她还放出风声:“此乃二公子亲赏之物,月下所制,世间无双。”一时间,豪门竞相抢购,价比黄金,有人甚至以田产换取,只为在宴会上摆上一盘,炫耀与李氏的亲近。

而在民间,林溪则乐意将代理权竞价出售给知名酒肆。定下规矩:每家酒肆限购十枚铜章,每日限量供应,售罄即止。

晋阳城内几大酒肆老板挤破头竞价,次日便在店前挂出“正宗李府月团”招牌,引得财主富人们排队争购。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听说这月团吃一口,就能梦见千里婵娟哩!”

林溪盘点着满箱铜钱,乐得合不拢嘴,对数百年后的苏轼老师致以最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心想,隋末的消费力也不赖嘛!贵族捧身份,民间抢稀奇要。是能赶上个盛世,那不得好好操作一波,干成隋末的顶流生意?

李渊听闻此事,在晚宴上拍案大笑,嘴里首念叨:“林溪这小子,还真是个稀罕人物啊!算是让二郎给捡着个大便宜。几个月不到,就在太原打响咱们李家的名号,二郎功不可没!”

李世民笑着欠了欠身:“父亲大人过奖了,孩儿不过喜欢交些朋友,幸得林溪提出写英雄帖聚豪杰,才有如今盛况。”

“哈哈,二郎,你最近真是长大了,连说话都让人听着舒服!不过咱们自家吃饭,不必讲那些虚礼,还是叫阿耶亲切。”

李渊笑着拢拢胡须,端起酒杯来猛灌一口,抬手拍拍李建成的肩头,温声道:“大郎啊,最近二郎的聚会和擂台都办得风风火火,他身边可以说人才济济了。”

“知道你帮为父处理政务,甚是辛苦,可在交朋友方面,还是要向你二弟取取经,这小子眼睛毒啊!”

李建成目光一闪,嘴唇微颤,随即从容笑答,语气温和:“二弟不重出身、不拘小节、知人善任的美名己在城中传开,儿也着实钦佩,某定要多向他讨教如何驭人之术。”身子微微动了动,却朝着李渊更近些。

“哼!阿耶,二哥最近整日跟那个林溪混在一处,连我都不带玩儿了!”李元吉忿忿道:“如今长姐不在府中,就只有大哥日我读书习字,我都快憋死了!”他手撑着脸,满脸不服。

李渊闻言,哈哈一笑,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语气慈和却不失威严:“元吉莫急,你大哥、二哥干的都是咱家争气的正事。二郎识人用才,借林溪之手扬我李氏声名,这月团如今成了晋阳一绝,连带着你二哥的名望水涨船高。你大哥教你读书,是盼你日后也能担大事,别整日只想着玩乐。”

他顿了顿,瞥了眼李建成,意味深长道:“咱家如今势头正盛,你兄弟三人齐心协力,方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三兄弟闻言不由得相视一笑,齐刷刷起身,拱手施礼道:“儿遵命!”

【PS:知道大家讨厌文抄公,作者也不喜欢嘿嘿。只是乱世之中有一曲千古绝唱相慰,实为幸事。另外,看在主角就想混俩钱的份上,多多包涵。】


    (http://xsgu0.com/book/c0fgga-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