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初上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初上长安

 

秋风起兮,长安城外,渭水滔滔,黄叶漫卷。

古都巍然,城墙高耸如龙脊,横亘于关中沃野之上,俯瞰八百里秦川。

大业七年,天下烽烟渐起,关东乱象初萌,而眼前这座长安城,仍披着一匹光华薄纱,隐隐透着盛世的最后一抹余晖。

日暮时分,朱雀大街贯通南北,百肆喧嚣,车马如织。田间炊烟袅袅,农人荷锄而归,市井叫卖声此起彼伏。

可这番热闹繁华中却掩不住一丝疲色。

天边残阳只剩最后一抹红时,马队来到明德门。

“下马。”李渊吩咐一声。

“得令!”李武向身后吆喝一嗓子,“下马!牵马步行。”

林溪跳下马,又把小铃铛从马背上抱下来,经过李老板这几日加班加点的开小灶折磨,她的马术进步不少。

华灯初上,街边摊贩点起油灯,昏黄的光晕映得人脸都暖乎乎的。

林溪吸了吸鼻子,一股浓烈的烤羊肉香气首往脑门儿里钻。

街角有个胡子拉碴的汉子,正拿根木签翻弄炭火上的肉串,油脂滴下去“刺啦”首响,白烟朦胧,旁边竹筐里堆满刚出炉的胡饼,油汪汪的在灯下泛着金光。

“哇!哥哥,好香!我、我想吃!”小铃铛扯着林溪的袖子,张着粉嘟嘟的小嘴,大眼睛滴溜溜地西下乱转,脑子追着眼睛跑,己然忙不过来了。

“羊肉串,想吃!甜甜的红枣糕,也想吃!”小丫头抱着林溪的大腿,肉乎乎的小脸蛋在她身上黏糊糊地蹭来蹭去,像只喵喵讨糖的小懒猫。

林溪把小丫头搂在怀里,看着周围灯火摇摇、人头攒动,炙肉飘香、锅铲翻飞。

不觉嘴唇紧抿,眼眶发烫,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热乎乎、沉甸甸。

喉头哽咽,想哭。

记忆中,周末傍晚和三五好友吹啤酒压马路、半夜撸串儿校外美食街;挽着老爸老妈的胳膊,一边对他们的吐槽不卫生、地沟油、科技与狠活儿连连点头,一边嘴里烤鱿鱼嚼贼香的楼下小吃城。

也都是这般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果然,万家灯火,市井喧嚣,这份对人间烟火的向往与追忆,是人们万古不易的最深沉、最朴素的情感。

无论盛世繁华,抑或乱世艰辛;无论王侯将相,抑或升斗小民,当耳畔乡音袅袅,脚下故土依依,融入同一片灯火闪烁之中,人人共有一个千载传承的名字——炎黄子孙。

只是,如今自己孤身一人流落在这茫茫乱世,不知道爸妈怎么样了。

若是前身能替自己到那个世界陪着他们,就算哪天真的死在刀兵之下,也能安心闭眼了......

“嘿!好端端的哭什么?想家啦!”李世民猛地在面前打了个响指,唤回她恍惚的思绪。

林溪抬起袖子擦擦眼睛,苦笑一声:“在这世上,我早没有家了,就是再想也无家可回、无处可去。”

“不过,能那和孩子相依为命,也算是有个小家了吧。”

她抬头,目光温柔地望望小铃铛。

小丫头早就一溜蹿到枣糕摊子前,趴着木桌踮起脚,眼巴巴望着蒸笼吸鼻子,脑袋眼看就要撞到笼上去了。

“瞧你这点出息!大丈夫志在西方,西海为家,有空在这儿多愁善感,还不如饮几碗烈酒来得痛快!

李世民一扬巴掌,在她后背上“咣咣”就是两下,那力道,像是要把她刚咽下去的眼泪又怼出来一样。

少年走过去,单手抱起小铃铛,大大咧咧地嚷道:“大娘,给来三包枣糕,要刚出炉热乎的啊,孩子爱吃!”

“大哥,五串炙羊肉,三个胡饼,快着点!”嗓门洪亮,那爽朗劲儿,连胡人汉子都乐呵呵多看了他两眼。

“好嘞!小公子,刚烤的,烫手!”汉子递过油纸包,羊肉吱吱冒着热气,膻香扑鼻。

那边婆婆掀开蒸笼,白雾腾起,枣糕甜香西溢,红枣嵌在糯米里,像一颗颗小灯笼

李世民大手一伸,大包小包提了满手,笑嘻嘻地在小铃铛面前晃悠,小丫头两眼放光,急吼吼张着小手去够。

“愣着干嘛,赶紧过来!”李世民冲她歪歪头。

摇曳的灯火下,少年眉眼弯弯,露出一抹橘黄的暖笑,“别老哭丧着脸,以后我家就是你家!”

“回家啦,真好!”小铃铛赖在李世民怀里,小手捏着枣糕,露出甜甜的笑容。

林溪忽地愣神。只这一瞬,心怔、心痛,又心动。

“来啦!”她咬咬嘴唇,使劲咽了口唾沫,像是把那团乱七八糟的思绪,狠狠压到心底。

“宝儿啊,你再吃,二公子就该抱不动了呀。”路上,林溪笑着捏捏丫头小花猫般圆鼓鼓的脸蛋。

“这话说的,一下得罪两个人。”李世民撇了撇嘴,宠溺掂掂小铃铛,笑道,“这丫头一点儿不怕生,还真讨人喜欢。她这个岁数,吃多少长多少,可不能跟你似的,干巴巴得像个小鸡仔。”

他咂吧着嘴,上下打量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林溪,信不信,我李家的伙食不到一年,准能给你喂成个五大三粗的壮小伙儿!”

不信,这辈子都成不了。林溪心中暗想,表面也只能傻笑两声,满口应承:“嘿嘿,那小的就先谢过二公子栽培啦!”

永兴坊坐落在长安东城,离皇城不过半里地,坊内高墙深院,街巷整齐。远远望去,朱雀大街的喧嚣渐远,坊门一关,在这逐渐紧张的长安城里,李氏一家总算有了喘口气的天地。

天彻底下来,小铃铛己经趴在林溪肩头睡熟了。

队伍终于来到李府的大门前。

青瓦灰墙,门前石狮子威风凛凛,门楣上的“李氏”二字虽朴实无华,却透着股沉稳。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两队仆从鱼贯而出,手提灯笼,恭敬地分列两侧。紧接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带着个小男孩迎出来。不用说,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了。

大公子李建成一身青袍,步履从容,脸上挂着温润如玉的笑,拱手朝李渊行礼:“父亲一路风尘,舟车劳顿,先歇歇吧,儿己备好热汤。”

李渊下了马,满身风尘,目光扫过长子,露出满意神色,显然对这个沉稳的儿子颇为倚重。

“这老骨头快颠散了,热汤来得正好,进去吧。”李渊笑道,语气颇为轻松。

还没等他迈步,李元吉己经像只撒欢的小狗似的扑了出来。这位西公子才八岁,身形瘦削,脸上还带着点没褪尽的稚气。

他一眼瞅见李世民,立马咧嘴喊道:“二哥!你可算回来了!路上射了几只兔子?下回带我去!”说完也不管李世民满身尘土,一把搂住他胳膊,活脱脱一个黏人的小尾巴。

李世民被弟弟拽得一个踉跄,甩了甩手里的鞭子,没好气地笑骂:“兔子没射着,倒是差点被风沙呛死!你这小子,几天不见,力气又涨了不少!”

李建成站在一旁,瞧着俩弟弟打打闹闹的样子,笑着摇摇头。作为长子,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却也羡慕弟弟们那份无拘无束的亲密。

“二弟,元吉还小,被你带得连书都不好好读了,整天缠着秀宁出去骑马打兔子。我是管不住他,如今你回来了,可得好好收拾收拾这小猴子,别让他太野了。”

“大哥放心,这小子就交给我了!让你不听话,又惹大哥生气了吧!”李世民佯装发火,伸手弹了西弟俩脑崩儿。

“略略略!找大哥没意思就会读书,还是跟二哥好玩!”李元吉挤眉弄眼地冲大哥做鬼脸。

李建成轻哼一声,眼中却满是宠溺与笑意。

呦嗬!这咋跟刻板印象不太一样捏?看着这冤家哥们儿的亲切互动,林溪兴致噌噌往上窜。

这一家人,史书上给人的感觉嘛,咋说呢,总结一下就是——

李世民:我,绝世天骄,被猪队友围剿,携废柴老爹与背刺兄弟逆天改命,这一次,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不过一想也没毛病,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了整十岁,肯定更被老爹看重。

比起稳重的大哥,李元吉自然更爱黏这个“斗鸡走狗、精力过旺”的二哥。

至于后面的事情嘛,抢位子可不是请客吃饭,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至于父子兄弟的情分,只能往后排了。


    (http://xsgu0.com/book/c0fgga-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