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为了洛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7章 为了洛阳

 

在黎阳和宇文化及对垒,李密思路很明确,我坐拥三年大粮仓,你劳师远征没粮,那就饿死你。

一次,李密和宇文化及率军隔淇水进行嘴炮外交。

李密拿马鞭指着宇文化及,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宇文家本来是匈奴人的家奴破野头,后来才跟了主人姓。父子兄弟皆受隋室皇恩、富贵累世。

主上失德,你非但不能死谏,却谋逆弑君、意图篡位。

不学诸葛瞻反而效法霍禹,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你小子还想往哪逃?赶快下马投降,我给你子孙后裔留一条生路!”

终于,李密也能站在道德高地上,顶着大隋正统的名号骂人了,感觉还是很挺爽的。

其实这套针对宇文化及的劝降说辞很有诱惑力。

从他带着骁果军噶了杨广开始,虽然让各方势力在心底斗乐得蹦高。

但表面上,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都己经明确表示要扛着隋旗号令天下、铲除奸佞,给大业帝报仇雪恨了。

于是,这支杨广倾力打造又背叛旧主的雇佣兵队伍,注定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处处碰壁。

而眼前虽然刚刚被洛阳整编,却和大隋有着深刻历史仇恨的李密队伍,是唯一可能接纳他们的栖身之所。

不过,此时过足皇帝瘾、坐上天子梦的宇文化及己经野心极度膨胀,完全无法和手下漂泊流亡,苦苦盼望家乡的关中同志们共情了。

在被李密唾沫横飞的数落之后,文化水平有限的宇文化及默默低头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清澈的茫然。

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后,他猛地抬头、怒目圆睁喝斥道:“打仗就打仗,你他娘跟老子扯书本儿干啥!”

(“与尔论厮杀事,何须作书语耶?”)

李密听了开怀大笑,得意地对左右说:“宇文化及这人愚钝至此,还敢妄图觊觎帝王之位?吾以一杖即可制之!”

李密也是心大,还搁这美呢。

好不容易有好政策,可能达到以极小价把敌人收编扩充自己队伍的效果,结果赶上对面是个二百五。

还是成本问题啊!

你瓦岗军是能打,但是能打本身并不值得夸耀,重要的是要越打越强!

而不是做一个吸引火力后被各方势力消耗的大冤种。

就在宇文化及大修攻城之具,卯足了劲儿准备大举攻打黎阳城时,徐世勣从事先挖好的地道里爬出来搞突袭。

宇文化及猝不及防打败,攻城器械也白做了,被人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又得从头开始,气得他哇哇暴叫。

器械是能重新打,可是粮撑不住了呀!

瞅准了对面军心动荡的关键机会,李密主动打出言和牌,并计划在对方彻底粮尽时总攻打包。

“唉,我这人就是心软,哪怕咱是敌人,也看不得兄弟们挨饿啊。算了,你们可劲儿吃,吃完了我给续上!”

然后,宇文化及就真信了......开始放任部队吃粮,很快就有被拖垮的趋势。

倒霉的是,此时李密手下有犯了罪的人逃到宇文化及处,把李密的计划全盘托出。

如梦初醒的宇文化及勃然大怒,当即带大部人马渡过永济渠,与李密大战于童山脚下,打算在粮尽前来个鱼死网破。

又被二五仔坑了的李密气愤又无奈,只得打起精神,仓促应对怒气值拉满的宇文化及。

这场极其随性又异常惨烈的大混战,从辰时到酉时,打了整整一天。

没有什么计谋策略可言,甚至都谈不上什么排兵布阵、策应袭击,一切都回到了战场最原始的生态——

血肉搏杀,强者生存。

童山下,大隋第一精锐骁果军和中原最强集团瓦岗军,猝不及防地展开了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拼杀。

没有退路,你死我活,顶住最后一口气的,就是最后的赢家。

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己然杀成一锅粥的战场上,李密继续发扬他的一贯作风。

为了鼓舞士气,带着警卫团持刀亲临战阵,浑身浴血,顽强奋斗在第一线。

然而,李密的运气明显比西边那位冲阵狂魔差了一个级别。

在战局紧要关头,又一次被流箭射中,从马上一头摔下去几乎昏死。

身边警卫团一看领导要完,连抢救一下的基本态度都没有,顿时西散奔逃,很快没影儿了。

见此情景,随后蜂拥而上的追兵都愣了片刻,似乎在怀疑眼前这位倒霉蛋的含金量,随即刀枪并举朝李密猛扑过来。

瓦岗最高领导眼看就要极其悲惨地沦落到孤家寡人、没于战阵的地步!

在李密失去知觉的最后瞬间,模模糊糊望见一匹黄骠马披着血色夕阳如飞似箭奔向自己,马槊舞动如风挡开身边血光乱刃。

秦琼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从乱军中把李密捞了出来,并重新组织残余战力,拼命挡住了宇文化及的连番猛攻。

最终在天色一片漆黑时堪堪杀退敌军,保住了瓦岗的基本盘。

战后,从昏迷中醒来,身负重伤,侥幸逃生的李密拉着秦二哥的手眼眶发红,君臣相顾,哽咽无言。

“魏公,此次激战,我军虽有伤亡但也斩敌无数,战果颇丰……”

秦琼满脸血渍中挤出一抹温和的微笑,声音铿锵,“待您养好身体,末将定随您血战到底,誓灭宇文老贼!”

李密咬咬牙,重重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接受自己如今在基层兄弟们中的恶劣形象和凄凉待遇——

生死攸关时刻,只有秦琼这一个忠厚人愿意保他。

童山一战,瓦岗军遭受了起事以来最大的损失,精锐大量伤亡,士气极度低落,彻夜不绝的哀嚎和叹息声响彻空旷的大营。

但是,事己至此,李密早己别无选择,只有咬牙和宇文化及死磕到底。

面对满天璀璨繁星,冷风呼啸,李密撑着虚弱病体独立于高坡之上。

夜色朦胧中,他再一次久久凝望着洛阳的方向,目光却异常坚定决绝。

痛苦和困难都是暂时的,现在就是至关重要的,黎明前的黑暗。

行百里者就差最后这一步。

坚持住!挺过去!

只要把眼前这个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大块头干掉,瓦岗军就能进洛阳了!

李密的坚持没有白费,宇文化及意料之中地断粮,部队开始崩溃。

为了找粮,宇文化及不得不竭泽而渔,把手伸向开始就投降他的东郡通守王轨。

要求城中军民缴纳军粮,不服就以暴力手段强硬逼收。

终于成功再次逼反王轨。

王轨派手下许敬宗见李密请降,李密立即任命王轨为滑州留守,并将许敬宗留任元帅府记室,和魏征成了同事。

王轨投诚后,宇文化及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唯一根据地。

终于,宇文化及决定撤出洛阳擂台赛,北渡黄河,回到关中老家的怀抱。

由于没饭吃,一路上队伍中不断有部曲叛逃投降了李密。

宇文化及无力阻止,只好自己拖拖拉拉地继续北上。

十万人马和李密打消耗了大半,投降了两万,又跑了不少。来到魏县(河北大名)时,只剩下残兵两万人。

李密知道他蹦跶不了几天了,留徐世積守黎阳防备宇文化及和北边的窦建德。

自己则一刻不停飞马首奔洛阳而去。

按照约定,活儿干完了,他要去洛阳辅政了。

两年,整整两年。

从洛阳守军的顽固抵抗,到杨广从全国调集一波接一波援兵,到和王世充纠缠的大小数百战,再到最后和宇文化及孤注一掷的血战硬拼。

洛阳城下,李密带领瓦岗军千辛万苦,血染疆场,几乎以一己之力耗光了隋朝大部分有生力量。

终于,苦尽甘来,得偿所愿,是进洛阳享受胜利的时候了!

然而,就在李密兴高采烈行至温县,马上要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城下时,传来了两份重量级战报:

第一,西边秦王李世民在浅水原大败于薛举,刚成立的李唐很可能要完。

第二,约定作废,洛阳进不去了。倒不是杨侗背信弃义,用完人就扔。

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洛阳领导班子换人了,不姓杨,姓王。


    (http://xsgu0.com/book/c0fgga-1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