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喜忧参半的边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喜忧参半的边塞

 

马球决赛的场地上,尘土飞扬,骏马嘶鸣。

成廉站在人群之中,目光紧紧跟随着赛场内激烈拼抢的身影,眼中满是羡慕与失落。

他望着那些在赛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骑手,轻声叹息:“我也想参加这激烈的比赛啊。”

那声音被欢呼声与马蹄声所淹没,却没能逃过刘达的耳朵。

刘达宽慰道:“我们就不要与士卒争彩头了。凭着我们在云中和雁门两次大败鲜卑的赫赫战功,若无意外,我即将被擢升为校尉。到那时,将有五个别部司马的空缺,我定会向董公或张府君竭力举荐你们五人,再由他们上奏朝廷,正式任命。”

此言一出,高顺、成廉、魏越三人顿时神色一凛,齐齐向刘达行礼拜谢:“我等定当追随大人左右,鞍前马后,纵然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亦无怨无悔!”

听到这话,赵云不禁有些惊讶,他疑惑地问道:“大哥,我才十三岁,也要担任别部司马吗?恐怕不合规矩吧。”

扈飞燕也是惊喜交加,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夫君,我也有份吗?我是女子之身啊!这似乎与常规不合啊。”

刘达笑道:“董公和当今天子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应该有望。”

随着雁门大捷的捷报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并州的每一个角落,乃至那遥远的塞外单于王庭,最终回响在大汉帝国的心脏——洛阳城的巍峨宫墙之内,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撼在朝野间悄然蔓延。

大汉的君臣们,对于攻守的策略与意愿,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那跨时代的鲜卑族领袖檀石槐崛起于草原,他以非凡的智略,将一个个部落凝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建立起一个横跨万里、威震四方的游牧帝国。

他的铁骑如同季风,年复一年地席卷幽州、并州、凉州,让大汉的边疆烽火连天,朝廷上下束手无策。

桓帝曾试图以王爵与和亲作为缓兵之计,却换来的是檀石槐更加肆无忌惮的侵扰,边境百姓的生活因此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与苦难之中。

云中大捷和雁门大捷,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如同一剂强心猛药,深深注入大汉朝廷对鲜卑政权政治博弈的信心之中。

并州之地,因此次大捷而氛围复杂,喜悦与忧虑交织。

喜悦之情,源自大捷之下必然伴随着的赫赫战功,那些英勇立功的将士们即将迎来朝廷的丰厚封赏;

在这份喜悦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

对于那些生活在偏远小城、村落中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既惧怕鲜卑人的报复随时而来,惶惶不可终日,也担忧大汉朝廷出征鲜卑而加重赋税徭役,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与民族的纷争中,百姓们如同风中之烛,摇摇欲坠。

无论是国家的兴盛还是衰败,他们总是承受着最沉重的负担。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纷扰的世事中,他们渴望的只是一份安宁与平静的生活。

在这复杂多变的时局中,田晏踏进了刘达的军营,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他腰间挂着的铜印黑绶,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引起了刘达的注意。

“刘司马,方伯和府君特派我来向你道贺,升任破鲜卑校尉!”

刘达闻言,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他打趣道:“田兄,看你这一身行头,莫非也是得了提拔?”

田晏嘿嘿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还多亏了刘兄你的战功赫赫,让我也沾了光。如今,我已被张府君征辟为郡兵曹,日后咱们可得更紧密合作了。”

刘达闻言,瞬间明白这背后的玄机。

张歧,这位平日里看着普普通通的太守,实则眼光极为敏锐,早已预感到边境大战一触即发。

田晏身为太尉段颎的得意门生,又与中常侍王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后得到重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张歧此举,无疑是在提前布局,对未来局势的一份投资。

云中城内,夜色渐浓,太守府上灯火通明,映照出一派不同寻常的热闹景象。

张歧太守身着华服,面带忧色,正亲自指挥着仆人们将一盘盘精心烹制的佳肴摆放在长案之上。酒香与肉香交织,弥漫在整个宴会厅中。

这丰盛酒席,不仅是为了款待贵客,更是为了商讨那迫在眉睫的边境局势。

张歧太守手持银筷,轻轻为对面的董卓夹起一块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肥肉,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凝重。

“董大人,听闻雁门大捷的消息传至朝堂,天子龙颜大悦,有意乘胜追击,派遣大军出塞征讨鲜卑。您对这事怎么看?要是朝廷真有此行动,胜算又有多少呢?”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对当前边境紧张形势的深切关怀。

董卓细细咀嚼着食物,眼神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

片刻之后,他缓缓言道:“我董卓虽久经沙场,可大多是与羌人作战,对于鲜卑人的习性,确实了解得不多。不过,张府君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在并州以武勇闻名,想必对这件事定有独特的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张歧闻言,苦笑一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董大人真是过誉了。我所谓的武勇,不过是年轻时的一腔热血,匹夫之勇罢了。至于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我实在是匮乏得很,近来我与鲜卑军的直接交手也是少之又少。”

此时,董卓的眼眸中掠过一抹睿智之光,嘴角勾勒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悠然提议道:“既然我们各有所短,何不请来刘达,共谋良策?刘达虽年纪轻轻,但在军中已赢得‘小战神’的美誉,用兵之妙,颇有白起、韩信之风。或许,他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张歧眉头一展,点头赞同:“好主意!刘达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见解或许能助我们拨云见日。”

言罢,他即刻吩咐侍从速去传唤刘达。


    (http://xsgu0.com/book/baga0c-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