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神色凝重,目光如电,逐一扫过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交代守城要领后,部署了防御的阵容。
“关羽为主将,张飞和赵云为副将,率军五千负责守卫东门。”
“黄忠为主将,魏越和成廉为副将,率军五千负责守卫西门。”
“满宠为主将,钟繇和傅燮为副将,率县卒两千负责守卫北门,以防万一。”
“至于南门,乃敌军主攻之地,吾为主将,高顺为副将,率军八千,誓守此门不失。”
关羽等人拱手齐道:“愿领军令状,誓守城门不失!”,言罢,纷纷大步流星而去。
正当众人领命而去,黄巾军的鼓声骤然停歇,只见波才身穿镀金铠甲,鎏铜头盔,骑乘着战车,傲然来到阵前,手持明晃晃的佩剑,目光挑衅地望向城头。
城上众人的目光汇聚于他,城外的数万黄巾军士卒也渐渐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命令。
波才高举佩剑,剑尖斜指城墙,高声疾呼:“城破之后,便是血洗之时!城中财富、女人,任尔等取之!先登陷城者,赏百金!取刘达首级者,赏百金。取阴修首级者,赏十金!”
他身边的侍从们立刻高声重复他的命令,数十名传令兵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奔向各个方向,或疾奔东门,或赶赴西门,传达波才之令。
片刻之后,鼓声再起,急促如战鼓催命,黄巾士卒高举各式兵器,齐声高呼:“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口号响彻云霄,三遍之后,黄巾大军在鼓声的引领下,如潮水般向长社城涌来。
浮桥迅速架起,抬着长梯的黄巾军士卒勇敢过河。每架长梯旁都有数十名士卒高举盾牌、木板,守护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城墙靠近,后面跟着弓弩手压阵。
波才舍不得让自己的精锐部队冒险攻城,在他看来,那些身穿甲胄的战士是宝贵的财富,不应轻易消耗在蚁附攻城的战斗中。
他决定采用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让那些身穿布衣的农夫们充当先锋。在他看来,这些农夫不过是些贱民,他们的生命如同草芥,用来攻城再合适不过。
于是,波才在战前,便蛊惑这些农夫,声称他们是为太平道的事业奋斗,如果不幸牺牲,将得到大贤良师的祈福,升入天堂。而能先登上城墙者,今生便能尽享荣华富贵。
这些农夫们,本就是因活不下去才投奔黄巾军。他们自认为是烂命一条,加入黄巾军后,好歹有了口吃的,才勉强苟活至今。
如今,在波才的蛊惑与激励下,他们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毅然接受了攻城的任务。
随着三面城墙,数十架长梯被架起,黄巾士卒开始攀爬。他们的动作虽显笨拙,但那份不畏生死之气势,让人动容。
城头上,刘达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见蚁附攻城的只是布衣农夫,心中便有了计较,他没有立即祭出狼牙拍、夜叉擂等大杀器。
“放灰土、糠秕!”刘达一声令下,城上的士卒们开始朝着城下不停地洒下灰土和糠秕。这些轻飘飘的东西虽然看似无害,但在攻城的紧张氛围中,却让黄巾步卒们视线受阻,呼吸不畅。
紧接着,“倒滚油、沥青!”随着刘达的又一声令下,滚烫的油水和金汁从城上倾泻而下。
这些液体落在黄巾步卒身上,顿时发出滋滋的响声,伴随着惨烈的哀嚎声。许多步卒被烫得皮开肉绽,疼痛难耐。
“抛滚木、擂石!”刘达继续指挥着守城士卒。巨大的滚木和沉重的擂石从城上抛下,狠狠地砸在黄巾步卒身上,顿时血肉横飞,哀嚎声西起。
城垛之间和墩台上的弓弩手,则在刘达的指挥下,只射击那些即将爬上城头的步卒。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每一箭都精准地夺走一条生命。
一时之间,城下扶着长梯的黄巾步卒也苦不堪言。他们只觉得烟火弥漫、尘土飞扬、臭气熏天,各种“大礼包”从天而降。
有的被滚木、擂石当场开了脑壳,脑浆迸裂;有的淋了一身滚油、金汁,疼痛难耐地在地上打滚,发出凄厉的惨叫;还有的被自由落体的攻城队友砸晕过去,不省人事。
城下,黄巾军的弓弩手们虽也拼尽全力,向城墙上不断抛射箭矢,但自下而上的射击本就难度极大,威力与自上而下的攻击相抗衡。
加之这些弓弩手训练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箭矢甚至未能触及城墙便无力地坠落,即便偶有箭矢侥幸射至城头,也往往因力道衰微而显得软绵无力。
更何况,长社守军不仅身穿甲胄,而且早己备好了遮箭架,将那些零星的箭矢一一挡下。因此,长社守军根本未受任何损失,依旧稳稳地屹立在城墙之上。
波才目睹此景,心中怒火熊熊燃烧,他万万没想到,长社城内的守备竟如此严密。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下令继续攻城,心中暗自祈祷奇迹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的士气逐渐低落,伤亡数字不断攀升。那些原本满怀希望、以为能借此机会改变命运的黄巾士卒们,在残酷的现实中逐渐失去了斗志。
短短一个时辰之内,黄巾军便损失了五千余兵力。
尽管这些农夫士卒在波才眼中并不值钱,但如此巨大的损失还是让他感到肉疼不己。
这种让身穿布衣的农夫士卒蚁附攻城的方式,根本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而且对长社守军几乎未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伤。
无奈之下,波才只得下令鸣金收兵,结束了这场毫无胜算的第一次攻城尝试。
长社城下,遍地狼藉,黄巾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惨烈与悲壮。
长社城则依旧巍峨耸立,仿佛在嘲笑着黄巾军的无力与愚蠢。
阴修见蛾贼败退,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转向刘达,赞语连连:“刘将军,元常时常在我耳畔称赞您为‘百战胜神’,今日亲眼目睹将军指挥若定,以寡击众,让波才六万大军无功而返,‘百战胜神’的威名,果然名不虚传!”
钟繇随声附和:“有恩师坐镇,长社必然无忧,光复颍川全郡,也是指日可待!”
刘达淡淡道:“将不善,兵必败。那波才不懂攻城之道,空拥六万之众,不过驱羊入虎口耳。”
阴修心中好奇涌动,探问道:“假使将军亲自攻城,又将如何行事?”
(http://xsgu0.com/book/baga0c-2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