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参观新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参观新家

 

王氏带着孩子们,仔细地打量着这座马上要变成新家的院子。整个院子分前后两进,前院看着漂亮讲究,后院则很实用,到处都能看出原来房主的心思很巧。

前院的竹篱笆上爬满了开得正旺的牵牛花,蓝紫色的花朵被小风吹得轻轻晃悠。一条青石板小路从门口弯弯曲曲地通到一个小凉亭,亭子里摆着一套石头做的桌子和凳子,想着等天凉快了,坐在那儿喝茶喝酒肯定很舒服。

穿过耳房旁边的小过道,眼前一下子开阔了。后院大约有半亩大的一块好地,虽然现在长满了野草,但那黑油油的泥土看着就特别肥。地边上有口老井,打水的轱辘上缠着结实的麻绳,轻轻一摇,井水就哗啦啦地响。

前院正中间是正房,左右两边各有一间耳房,分别当厨房和放柴火的小屋用。右边还有一间挺大的厢房,分成里外两间。外间布置成了书房的样子,里间是睡觉的地方。屋里的桌子椅子什么的很多都是用竹子藤条编的,看着挺雅致的,估计是原来房主那个考上进士的儿子住的地方。

“哥,你住这间吧,沾沾人家进士的好运气,将来肯定也能考个状元!”苏晓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好像己经看见哥哥金榜题名了。

“那我就是状元弟弟啦!不行,我要跟哥哥一起住!”苏阳傻呵呵地原地转圈,美滋滋地想象着自己当状元弟弟有多风光。

苏晨耳朵根有点红:“别瞎说,我连字都认不全呢,哪考得上什么状元。”

“认不全就接着学呗。”苏晓认真地说,“哥你这么聪明,不考状元多可惜。”

王氏看着孩子们说笑打闹,温柔地说:“是该好好读书了。以前家里困难,只能由娘教你们认几个字。现在手头宽裕点了,一定要送你们都去学堂念书。”她心里清楚,种一辈子地只能出力气,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孩子们都这么机灵,怎么舍得让他们再像爹娘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呢!

“真的吗?娘,我们真能去上学?”苏晨眼睛一下子亮了,全是惊喜。

“那当然。晓晓身体也好多了,娘多做点绣活,你爹也能去干活挣钱,供你们读书没问题的。”

“娘,让大哥和姐姐去就行了。”苏阳低着头玩着衣角,声音越来越小,“我在家陪您,还能省点钱……”

苏晓逗他:“阳阳要是不读书,将来可娶不到漂亮媳妇哦。姑娘们都喜欢读书人呢。”

“我才不要媳妇呢!”苏阳皱着小脸,“有了媳妇得分好吃的给她!爹就老是把好吃的先给娘,娘不吃才轮到我们,这样我就要饿肚子啦!”

“你这孩子……”王氏忍不住笑起来,轻轻戳了下小儿子的鼻子。

“说什么呢这么热闹?我在门口就听见你们笑了。”苏强提着两只水桶大步走进来,晒得黑红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爹,阳阳抱怨您总把好吃的先给娘呢!”苏晓有点打趣地看着她爹。

苏强爽朗地笑起来:“那肯定啊!没有你们娘,哪来的你们?我当然最疼她。”

“当着孩子面瞎说什么……”王氏脸都羞红了,作势要打他。苏强也不躲,就嘿嘿地笑,眼里全是温柔。

王氏低头看见丈夫手里那只光滑又细致的水桶,惊喜地问:“咦?这水桶做得真精巧,哪来的?”

苏强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把水桶轻轻放下:“村长说村里的王木匠手艺特别好,我特意去看了看。”他掰着手指头数着,“定了两个水桶、两个木盆、一张圆桌,八个板凳,两张太师椅,一个梳妆台,一个大洗澡桶,一把扫帚,还给你订了两个用樟木料子做的大衣柜。除了衣柜和梳妆台要现做,别的都是现成的。总共才花了10两银子,比城里便宜三成还多。”他说着朝门外望了望,“王大哥说等会儿亲自把剩下的东西送来。”

“这手艺……”王氏摸着桶身上光滑细腻的木纹,赞叹道,“要在城里,少说也得贵一倍价钱。”

苏强看着妻子那双因为干活而有些粗糙的手,声音忽然低沉下来:“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了。这些日子,让你跟着我吃苦了。”

王氏握住丈夫那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眼角有点:“有你和孩子们在身边,哪算得上苦?”她忽然想起件事,话头一转,“对了,买地的事问过村长了吗?”

“村里现成的好地都有人种着,没人卖。”苏强指了指后院那片荒地,“不过村长说了,开出来的荒地都能去官府登记,不用额外交钱。等安顿好了,我就去山脚那边开几亩地出来。”

“不急。”王氏看着后院的半亩荒地,心里盘算着,“先把这半亩地收拾出来,种点当季的蔬菜。离春天播种还有小半年呢,慢慢来。”

正说着呢,院门外传来“吱呀吱呀”的车轮声。只见王木匠推着个板车慢慢走过来,他十二岁的儿子狗子正小心翼翼地扶着车上摞得高高的家具。苏强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王哥,这大热天的,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

“新家安顿,东西早点到早点用上嘛。”王木匠用汗巾擦了把脸,憨厚地笑着说,“大强兄弟看看东西放哪儿合适?”

“先放院里吧。”苏强有点不好意思,“屋里还没收拾利索呢,连茶水都没准备……”

“都是乡里乡亲的,讲究这些干啥。”王木匠摆摆手,转头对儿子说,“狗子,帮你苏叔把洗澡桶抬进去。”说完,三个人手脚麻利地把东西都卸了下来。

东西卸完了,苏强感激地看着王木匠:“孩子跟着忙活半天,肯定渴了。”说完抄起新买的水桶,利索地跑到后院井里打上来清凉的泉水。

“王大哥,喝碗井水解解渴。这天闷得很,怕是要下雨了。”

王木匠接过粗瓷碗,“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光了,痛快地抹了把嘴:“那行,你们还得收拾屋子,我们就不多待了。”他朝儿子使了个眼色,“改天有空再来坐。”

送走了王木匠父子,苏强又去井边打了两桶清水,招呼着孩子们开始打扫新家。屋里的东西很简单,除了每间屋都有的土炕,就数苏晨那间厢房里的竹子书架和藤条编的书桌椅子最显眼——估计是前任房主觉得不值几个钱,就留下了。主屋里就两条旧板凳,虽然有点破,但收拾起来倒不费事。

苏晓主动选了后院那间厢房住。主屋肯定留给爹娘住,另一间前院的厢房暂时空着——苏阳毕竟还小,还不适合自己一个人睡。

她轻轻推开雕花的木窗,一阵清凉的山风迎面吹来。这扇窗正好对着远处的祁连山脉,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云雾缭绕的群山。牛角峰虽然只是祁连山的一个小分支,但从这里看过去,却像一幅精心画出来的水墨画,特别有味道。苏晓对这个意外得来的“观景房”满意极了,哼着小曲儿开始仔细地擦洗房间里的每个角落。

太阳光暖暖地照在院子里那棵老桂花树上,给金灿灿的花朵镶了层金边。几只回窝的麻雀落在屋檐上,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新搬来的人家,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热情地欢迎他们。远处,牛角峰的影子在傍晚的天色里慢慢模糊开来,跟天边的晚霞融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天快黑透的时候,苏家总算把新家收拾得差不多了。不知不觉,太阳都偏西了,他们忙得连午饭都忘了吃,光顾着布置新家了。首到大家的肚子“咕咕咕”地叫起来,一个接一个,大家才惊觉天都黑了。

王氏赶紧放下手里的抹布,拍了拍沾满灰的衣襟:“瞧我这记性,都这么晚了。”她快步走进厨房,借着最后一点天光赶紧和面擀面条。没多大会儿,一碗碗冒着热气的面条就端上了桌。虽然就是一顿简单的饭,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特别香。

洗漱的时候,苏阳的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差点栽进水盆里。这一天实在太累了——天不亮就出发赶路,接着看房、搬家、打扫,这会儿终于扛不住沉重的眼皮了。等最后一个洗完,一家人几乎是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很快就沉入了香甜的梦乡。


    (http://xsgu0.com/book/ajcgf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