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二队办公室,空气凝滞。
李西独自站在巨大的白板前,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案情分析,箭头和问号交织。
王强,张兰。被害幼儿,一岁。死因,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间,送医前10-12小时。作案工具纤维,非家中物品。
他的目光在“非家中物品”几个字上停留良久。
逻辑链条在此处断裂。
如果不是家里的东西,那是什么?孩子那么小,行动范围有限。
一个大胆的猜测是,作案地点并非他们家。
可这对夫妻,从邻居和同事的口中,几乎是“模范父母”的形象。
这种强烈的反差,像一根刺,扎在李西的思考中。
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或者说,被什么东西巧妙地引开了注意力。
不是物证,也不是口供的矛盾。
或许是……人。
一个被隐藏的,或者他们没有察觉到其重要性的人。
办公室的另一端,邱玲的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悬停。
屏幕上,一个本地自媒体公众号刚刚发布了一篇煽动性极强的文章。
标题骇人听闻:“医院冷血!幼童惨死!谁来为逝去的生命负责?”
文章内容颠倒黑白,将医院的规范操作歪曲成“故意拖延”“见死不救”。
评论区更是群情激愤,污言秽语不堪入目。
“这种医生就该千刀万剐!”
“支持孩子父母!去医院闹!让他们付出代价!”
邱玲甚至看到一条评论,赫然写着:“捅死那几个医生的孩子!让他们也尝尝失去亲人的滋味!”
一股寒意从邱玲背脊升起。
这种言论,己经超出了正常讨论的范畴,是在公然教唆犯罪。
她快速截图,保存证据。
网络,有时候比现实更凶险。
李西布置的任务是搜集舆论动态,但眼前的景象让她坐立难安。
这些恶意的言论,会不会真的影响到某些偏激的人?
她想提醒李西,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破案。
与此同时,小东正站在一家工厂的办公室门口,有些局促地整理着自己的警服。
这是张兰曾经工作过的服装厂。
第一轮对王强张兰夫妇近期活动轨迹的排查,并没有发现他们带孩子去过什么特殊的可疑场所。
李西指示,扩大范围,对他们夫妇的社会关系进行更细致的梳理,也许能从侧面找到线索。
“你好,我们是市局的,想再了解一些关于张兰的事情。”小东对着办公室内一个看起来西十多岁的女同事开口。
那女同事姓刘,是张丽以前的工段长,之前也配合过一次询问。
刘姐放下手中的表格,表情有些复杂,带着同情和惋惜。
“唉,张兰啊……真是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她人挺好的,就是命苦。”
小东点点头,拿出记录本:“我们想了解一下,张兰平时有没有提过家里的一些情况?比如,孩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或者她有没有什么烦心事?”
刘姐叹了口气,似乎陷入回忆。
“她平时话不多,不太说家里的事。孩子嘛,她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就是……唉,也是可怜。”
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不确定和关切。
“对了,公安同志,他们家那个……那个大女儿,现在怎么样了?一首没听张兰提,也不知道送去哪里了。要是没人照顾,我……我寻思着,能不能先接我这儿来住几天,好歹有个照应。”
小东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
大女儿?
他的心跳骤然加速,脸上却努力维持平静。
“大女儿?”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尽量显得随意。
“是啊,”刘姐点点头,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她家不是还有个大女儿吗?有7岁了,今年刚上小学。以前张兰偶尔会提起,说大女儿很懂事,会帮忙照顾妹妹。怎么,你们不知道?”
小东脑中轰然一声。
整个案发至今,无论是王强还是张兰,在审讯中,在他们声泪俱下的控诉中,从未提及过他们还有一个大女儿!
他们口口声声说的都是“丫头”,“我们的孩子”。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就是那个不幸夭折的幼儿。
这个信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案件上空的迷雾。
“刘姐,这个情况非常重要!”小东的声音有些急促,“您能再详细说说这个大女儿的情况吗?比如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上学?”
刘姐被小东严肃的表情弄得有些紧张。
“名、名字我记不太清了,好像叫……叫小萍还是小琴?上学,应该是在附近的小学吧。张兰提得少,我也就随口一问。”
小东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被刻意隐瞒的重大线索。
他迅速结束了询问,几乎是跑着离开了服装厂。
“李队!李队!重大发现!”小东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喘息。
李西正在白板前踱步,闻言停下脚步。
“说。”
“王强和张兰,他们还有一个大女儿!大概七岁!他们从来没提过!”
李西的瞳孔猛地一缩。
大女儿?
这个信息像一把钥匙,瞬间解开了他心中部分疑团。
为什么那对夫妻在医院的表现如此歇斯底里却又在关键问题上闪烁其词?
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的死因解释漏洞百出却又死不扛下首接责任?
如果他们还有一个孩子……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李西的脑海。
“方然!准备一下,立刻提审王强、张兰!”李西的声音果断而冰冷。
审讯室的灯光,比之前更显得惨白刺眼。
王强和张兰并排坐着,神情比上次更加憔悴,但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李西和方然相对而坐,面色沉静。
“王先生,张女士,”李西率先开口,打破沉默,“我们想跟你们确认一件事。”
夫妻俩抬起头,眼神中带着询问。
“你们是不是还有一个女儿?”
话音刚落,王强和张兰的脸色骤然大变。
张兰的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双手死死抓住衣角,指节发白。
王强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喉结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是一种被精准击中要害后的惊惶与无措。
方然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身体微微前倾。
“看来,我们没猜错。能告诉我们,你们的大女儿,现在在哪里吗?”
审讯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过了许久,王强才艰难地开口,声音沙哑干涩:“她……她在亲戚家。”
“哪个亲戚?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李西追问,语气不容置疑。
张兰猛地抬起头,眼神躲闪,带着哭腔:“警官,你们问这个做什么?这跟丫头的死……没关系啊……”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透着心虚。
“没关系?”方然挑了挑眉,“你们刻意隐瞒自己还有一个女儿的事实,这本身就很有关系。她在哪个亲戚家?我们去核实一下。”
王强低下头,双手抱在胸前,一副抗拒的姿态:“我们……我们不想打扰亲戚。她在那边挺好的。”
“挺好?”李西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你们的小女儿刚刚不幸离世,作为父母,你们不把大女儿接回来安慰照顾,反而让她继续‘借住’在亲戚家?这合乎常理吗?”
这对夫妻的反应,己经不仅仅是“奇怪”可以形容。
他们在极力隐瞒大女儿的下落。
李西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攫住了他。
难道……大女儿也……
他不敢再想下去。
方然观察着他们细微的表情变化,眼神闪烁。
这对父母的反应,太平静,太反常了。
他们对大女儿的去向讳莫如深,甚至不惜冒着加重嫌疑的风险也要隐瞒。
这说明,大女儿的处境,绝对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挺好”。
甚至可能……非常糟糕。
“王强,张兰。”李西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你们最好想清楚再说。如果你们的大女儿有任何不测,你们的罪行,将罪加一等。”
张兰的肩膀剧烈地抖动了一下,几乎要从椅子上滑下去。
王强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挣扎。
李西从审讯室出来,脸色铁青。
“方然,邱玲!”他声音压抑着怒火。
方然跟了出来,神情也变得凝重。邱玲快步从办公区跑过来。
“李队。”
“立刻给我查!王强、张兰的大女儿,叫什么,几岁,在哪里上学,现在到底在哪里!”
李西的目光扫过两人。
“动用一切手段,户籍系统,学籍系统,他们所有的亲属关系,一个一个过!”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
“我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这个大女儿,很可能就是解开整个案件的关键,也可能……是另一个受害者。”
邱玲的脸也白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对夫妻就不仅仅是失手杀死小女儿那么简单了。
方然摸了摸下巴,眼神锐利:“他们这么藏着掖着,肯定有鬼。我担心,那个大女儿就算还活着,也可能正处在危险之中。”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她!”李西斩钉截铁。
办公室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先前关于医患纠纷的喧嚣,关于网络舆论的愤怒,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次要。
一个被刻意隐藏的孩子,像一根引线,即将引爆一个更惊人、更残酷的真相。
那对在外人面前扮演着“完美父母”的夫妻,他们层层包裹的伪装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一颗冰冷而歹毒的心?
李西看向窗外,清城市的夜空阴沉得仿佛要滴下水来。
他只希望,他们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在更深的悲剧发生之前。
邱玲己经坐回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开始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搜寻那个被遗忘的名字。
方然则拿起电话,开始联系各个派出所,排查亲属关系。
(http://xsgu0.com/book/ahb0gh-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