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晴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主要的意思是说小日子男子要感谢她,希望她周一能去医院一趟。
何雨晴立马就拒绝了,说是不用客气啦,然后院方公关部领导就说了,务必要过来医院拍个照,配合一下,传递正能量,宣传一下医院。
都这么说了,何雨晴还真没办法拒绝呢,只好答应了。
而佟瑞涛也接到了医院的通知,让他周一去医院,接受人家的感谢,在采访他一下。
佟瑞涛作为见证者必须也得配合医院的宣传,佟瑞涛一口答应。
折腾了大半天,何雨晴回到家就感觉挺累的,一首睡到了晚上六点。
晚餐很丰盛,何雨晴做了红烧排骨,炒了青菜,紫菜蛋花汤,外加一碗白米饭。
何雨晴再次来到空间里,
还是去民国看看吧,
赶紧把任务完成得奖励是真的,
换好衣服,
何雨晴把民国时间调成了早晨七点。
点击教会医院二楼宿舍的红色字,
场景转换,她来到了宿舍。
穿上白大衣,
何雨晴下楼了,
路过一楼大厅,
厨房做饭的修女听到声音,
对着何雨晴指着餐桌上的饭盒,招了招手,
早饭己经给她装好了。
何雨晴笑着点头表示感谢。
巡视了一下病房,
何雨晴来到处置室,
杨医生正在忙着给一位老患者换药呢,
那个何雨晴要着重培养的修女玛丽,在旁边帮着杨医生处置,
又来了一个外伤需要换药的患者,
何雨晴示意修女独立操作,
这修女玛丽消毒换药,无菌操作还不错,
处置患者很细心,动作也很娴熟,
何雨晴一首在旁边观看指导,
杨医生看着也微微点头,
患者处置完毕,
杨医生洗了手,摘了口罩
对着何雨晴说道,
“小何,准备一下,一会儿有个阑尾炎手术。”
“好的。”
何雨晴答应着,指导修女,消毒处置室,备好手术用品。
准备手术的患者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昨晚开始胃痛,然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早晨实在是挺不住了才来的医院。
因为昨晚死了几个鬼子兵,教会医院所在街道的两边街口,都加强了防卫,过往人等,查看证件,患者家属费了不少口舌,花了好几个大洋才进来医院;
这也是患者症状很重,疼得厉害,偷偷塞了钱了,要不还不知道能不能进来医院呢。
手术开始了,
何雨晴主刀,杨医生一助,
年轻的修女玛丽,还有一个教徒,也是培训班的学员,两个人一边帮忙递器械一边学习观摩。
何雨晴己经把培训的人员,排好了班次,两人一组,每日轮流实践,希望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尽快上手。
因为学习系统奖励外科手术技能精通,何雨晴的手术做的很快,找到红肿的阑尾切割,缝合,然后逐层缝合。
最后再次消毒包扎,这些活计都留给了修女护士。
看着何雨晴娴熟的手法,
新式的阑尾术切割术,
杨医生眼里泛着光,不住的点头。
手术之后,
推患者回病房,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消毒手术器械,消毒清扫处置室
何雨晴让两个新护士做主导,有遗漏她在给予补充。
医护工作需要动手,才能记忆深刻,光是在那观摩看书本,那是不行的。
晚饭后,
何雨晴又继续了她的讲课。
主要是实践课,
这次的课程是在处置室上的,
让一个学生充当受伤的患者,
九个新护士轮流给患者消毒包扎处置;
手术时候,处置室消毒,器械消毒摆放;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肺复苏等,进行实践操作。
然后排好班,分工合作,
这里工作也很繁琐,以前他们负责打扫教堂和医院卫生,做饭,给患者洗床单被罩,遇到没有家人照顾的患者,还得帮着送饭喂饭喂水喂药。
何雨晴和杨医生商量了一下,找到神父沟通了之后,把他们重新组合排班,依次轮转,保证每天有两名护士,跟着杨医生和何雨晴学习工作。
同时何雨晴也与杨医生和神父说了自己的情况,需要出去找亲属,如果找不到,随时都有可能离职。
神父这些日子也是焦头烂额,他虽然穿着神父的衣服,但是却是华人,顶着一张黄皮肤的脸,在鬼子和伪军面前,还没有那几个外国修女有力度呢。
这几天教堂的药品和粮食也都没有多少了。
好在有老修女在呢,己经打了电话和有关人员联系,但是效果不是很好,鬼子不但没撤,还检查的越发严格了。
这让神父很是忧心,天天念阿门,求主保佑,也没有效果。
何雨晴一天工作做完了,
回到二楼宿舍,
迅速回到空间,
洗漱了之后,
给自己加了一餐。
查看手机,
里面有老师给发的消息,
主要的意思是周日老师值班,
她家孩子学校有活动,
让何雨晴过去帮忙顶会班。
老师求到跟前了,说的还挺客气的,
咋整,只能是答应了。
何雨晴回复了:老师,才看见你的信息,明天一定到!
何雨晴这个老师那是能人,
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她的患者特别多,
患者回诊率特别高,
每周还得去大学讲课,
英语也是非常好,
口语和英语讲课都是顶呱呱。
属于医生中的精英人物,
她一个人每月的诊疗药品总量占科室总收入的一半,甚至比一半还多。
最多时候一天收二十个住院患者,
患者多,收入自然也多,
老师每月的收入都是科室第一名,
把跟她一起学习的何雨晴累哭过好几次。
不过通过一年半的学习,
也让她练就了很扎实的医疗技能,
老师是接了患者,然后该干嘛干嘛,
把患者给何雨晴一甩,
何雨晴呢,就负责给患者查体,开化验单,开检查单,陪患者楼上楼下做检查,然后检查结果出来,下医嘱开药,写病志。
你想想,一天多的时候写二十个病志,少的时候也得十个八个的,累哭几次还多嘛?
有时候连午饭晚饭都吃不上呢,
很多次都是晚上八点多了,才下班往家走。
这也是何雨晴不愿意干临床医生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太累了。
话又说回来,何雨晴也是很实在很听话的小孩,老师让干嘛就干嘛,
干的越多越挨累,这可是没有假的。
她也时常懊恼,
谁还不是爸妈的宝贝呢,为什么遭这份罪啊?
女人不光怕嫁错郎,也怕入错行。
难道自己真的入错行啦?
(http://xsgu0.com/book/ah0fcj-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