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为什么不同意我去泰山封禅?”
既然封禅的条件都达到了,为什么还要反对?
而魏征既然敢反对,那么自然也能从容地说出了他反对李世民山泰山封禅的理由:
彼时大唐的人口还没有达到隋朝开皇之治的数量,仓库粮食也不够充实;
陛下泰山封禅,车驾东巡,百官跟随,一路地方上供应不起;
周边国家和部族的首领会来参加,一路东去,难免会被他们看到华夏贫穷的地方,还会因为招待和赏赐不周,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封禅后,给这些沿路招待的百姓免税都补偿不了他们的损失。
“那么陛下为什么要为了一次泰山封禅的虚名而得到实际的害处呢?”
李世民当时细细思索了魏征的话,发觉自己无从反驳。
罢了罢了,反正他那功绩都是实打实的在那的,即使没有泰山封禅,也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以前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后来人会觉得汉文帝不如秦始皇吗?
李世民有这个自信,古往今来的帝王中,他绝对可以排得上前列。
【这里就是御帐坪区域,当年宋朝的宋真宗来泰山封禅的时候曾在此处驻扎。
当年这位拿着澶渊之盟当封禅的由头,硬是把封禅大典给搞臭了,后世每一个去泰山的皇帝,就算是再好大喜功的皇帝,也都不提泰山封禅的事了,原因是:要脸。】
【大家知道澶渊之盟是什么吗?澶渊之盟就是……(自己查)】
宋太祖时期。
“我大宋居然也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刚听到前半段,赵匡胤既吃惊又喜出望外。
原本之前还以为天幕上说他大宋拉胯,又是变法失败又是靖康之耻,二帝北狩的,搞得他还以为在他之后的大宋皇帝们都很垃圾废物。
不想现在却出了一个能去泰山封禅的皇帝。
那毕竟是泰山封禅,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皇帝需要做到什么样搞得功绩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但是就看之前那几位泰山封禅的皇帝,哪一位不是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成就的?
既然宋真宗赵恒有脸去泰山封禅,那么不说文治武功样样出色,但是应该是有一样拿的出手的吧。
希望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赵匡胤心里刚刚才生起的一丝期望瞬间就被天幕下一段话给打破了。
尤其是知道了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之后,更是瞬间破大防。
“这种废物也有脸去泰山封禅?”
赵匡胤捂脸,“真的是丢人都丢到全天下了,这种废物辣鸡怎么会是我的后代?”
“难道我真的要听母后的话将皇位传给赵光义?”
大宋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而且他自己也有孩子,德昭和德芳也很出色,他们又不是不能继承他的位子,谁会甘心将家业拱手让给自己弟弟?
可是如果让自己的子嗣继承皇位的后果就是如天幕上所说的那样,赵匡胤这会还真的考虑起了传位给弟弟的这条路。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
什么垃圾玩意儿,就这也好意思效仿他们泰山封禅?!!
在宋真宗之前泰山封禅的六位皇帝瞬间觉得自己和泰山都被侮辱了。
“居然还给大臣们送东西贿赂,自己造祥瑞给自己贴金,我呸!吃相真难看。”
虽然他们的祥瑞也未必就不是人造的,但是他们起码自身就拥有过硬的功绩啊,那天降祥瑞之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对于宋朝的那些软骨头皇帝都没有什么好感,当然他多少也是知道这宋真宗的事迹的,于是转头和一旁的儿子朱标蛐蛐赵恒。
“想咱当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造咱汉人的河山,这份功绩足以泰山封禅了,有好些大臣们都上书让咱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
“但是咱想到这宋真宗之流,还是没有答应去泰山封禅。”
【家人们,看到前面那棵松树了没有?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大夫松。
当年在秦始皇登山封禅的时候,突然遇到一场大雷雨,只能在附近的大松树下避雨,因这棵松树护驾有功,所以被秦始皇加封为五大夫。
这就是五大夫松的来历,但是后世补栽松树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以讹传讹,给种出了五棵松树,现在就剩两棵活着的了。
附近的碑刻上有补种松树的年代记录。】
秦始皇嬴政看了一眼天幕上的两棵松树,“原来是后面补种的啊,朕还以为真的是当初为朕挡雨的那棵松树。”
要是原本的那棵松树的话,活到后世怎么着年份也比汉武帝种的那棵汉柏还要年长。真是可惜了!
不过,他去泰山封禅居然这么倒霉没有遇上一个好天气,中途居然还下起了雷雨。
不用想都知道那帮子山东六国的遗贵和成天怼他的儒生们会对这件事情怎么样大作文章了。
【刚才我们看见了子任先生的书法‘逍遥游’,那这边上面刻的是子任先生的诗词《沁园春·雪》】
说到这里,两个镜头前的女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彩!这诗词写的妙极啊!”
屈原听了天幕上的诗词之后,又自己默默诵读了几遍,越品越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这诗词的人好大的气魄啊!”
“好词!真乃好词也,吾不及也。”
李白此时正和杜甫、高适一起相伴同游,往来于齐鲁之间,他们从秋天走到冬天,一路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仙人、仙草当然是没有的,仙丹也是不可能炼出来的。
但是男儿至死是少年,他们一路浪漫得要死,也狂得要命,三人时常在花间云下闹市酒家中对酒高歌,好不自在逍遥。
(http://xsgu0.com/book/agdi0c-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