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狼子野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狼子野心

 

慕容熙向来睚眦必报,如今她要封王,哪还有她们好果子吃。

“早知如此,当年就应该让她死在若姜!”

“就是就是,要下官说,昭王就是太善良了,惦念着那姐妹之情。”

“人心难测罢了,想是在若姜做质子的日子不好过,嫉妒昭王的荣耀。”

“哎你们说,那若姜皇帝性情暴戾,那慕容熙如何就全须全尾的活着回来?”

说到这里,围在桌边的众人,都忍不住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她们的揣测并非全无道理。

昭王自小苦读诗书,处理朝政,爱民如子,是北宁开国以来,首位十三岁封王的公主。

而慕容熙六岁那年,北宁战败求和,慕容熙被送去若姜做质子。

这一走就是七年,谁也不知她在那里受了什么样的白眼和虐待。

朝廷上的人,哪个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走过来。

没有人敢用全家性命,去赌慕容熙宽容大度,不计较此事。

当年北宁与若姜开战,皇帝和众大臣都想放弃慕容熙这颗弃子。

让她在若姜自生自灭,死活不论。

昭王怜她性命,念及姐妹之情,一意孤行,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违抗圣旨。

她带着一队暗卫,冒死潜入若姜皇城,将慕容熙救了出来。

自此以后,行军打仗,昭王将她带在身边,吃同席,卧同榻,寸步不离。

往后三年,军功簿上,卷卷都是慕容熙的名字。

昭王寄回的家书中,赞慕容熙的篇幅络绎不绝,说她是千年难遇的带兵奇才。

可这位绝世奇才,竟在最关键的时间,听信奸人谗言,在沙漠里走错了方向。

昭王在荒漠中,迟迟等不来援军,被敌军围剿到灵力耗尽,油尽灯枯而死。

“吱呀”一声,门蓦地被人推开,准确的说,是一脚踹开。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与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草药味相互交织、融合,被呼啸而来的狂风裹挟着,首首地冲进了里屋。

围坐在桌边涂抹着指甲的诸位大臣们,冷不丁地被这股挟带着湿冷寒意,和浓郁草药气息的风给吹了个正着。

来人裹着紫色狐皮斗篷,上面的金丝凤凰夹杂着落花。

这样的天气,身上还有浓浓的药味,不用抬头便知是谁。

“微臣参见五公主。”

“微臣参见五公主。”

“……”

刚刚还闲言碎语的大臣,此刻奴颜屈膝,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五公慕容绾面露不满之色,冷哼一声,脱了斗篷走了进来。

紧跟在她身后的宫人们带上了门,发出轻微的声响。

“母亲马上就要册封慕容熙为王,你们不好好想想对策,还有心情在这里碎嘴?”

对策?

说得容易?

那慕容熙手握兵权,战功赫赫,背靠绝杀令,回京后更是嚣张跋扈。

绝杀令是慕容熙还在边疆时,耗尽心力培养的细作组织,原本是潜伏在若姜,探听消息所用。

如今班师回朝,许多细作反而神不知鬼不觉的埋进了文武百官的府邸。

谁也不知道自己府里有没有细作,有几个细作。

谁在惹慕容熙前,都要好好想想,能不能经得住绝杀令细作的盘查。

在朝为官多年,有哪个大臣,敢说自己没做过亏心事?

在她回北宁之前,朝廷文武百官分庭抗礼,龙盘虎踞。

各党派之间相互掣肘,谁也无法一枝独秀。

党派重臣本是世家翘楚,明争暗斗也会顾忌陛下,从未伤及根本。

可慕容熙不一样!

她不讲礼数。

她要找罪证弹劾谁,连陛下都没来得及拦住。

大理寺卿和御史台御史就是没搞清状况。

慕容熙先斩后奏抄了江家,连只蚂蚁都没放过,百官几乎是谈之色变。

谁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再干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江御史的人头现在还在城墙上挂着,尸骨未寒,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她过不去。

反倒是五公主,在京城这么多年,于朝政之事上毫无建树,窝囊得连自己门客都保不住。

想是这么想,可没人敢这么说!

“五公主莫气,微臣等人聚集在此,就是为了商议如何阻止慕容熙主上位。”

为首这人名叫柳镜黎,正三品中书令,见风使舵惯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给五公主腾地方,命人给她生了炉子。

“公主快里面坐,切莫伤了风寒。”

慕容绾因未足月便出生,自小身子羸弱,是个药罐子,风一吹就倒。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对她宠爱非常,奇珍异宝,玉盘珍馐,流水一样送入她的宫殿。

吃穿用度,皆是宫里最好的。

按礼制,公主到了十二岁,便要在宫外立府独住。

慕容绾足足到了十五岁,才有了自己的公主府。

昭王作为她的长姐,对她亦是有求必应,恨不能连天上的星星都摘给她。

慕容绾在万千宠爱中长大,平日娇纵得厉害,可也还算是个心思单纯,好相与的人。

对慕容熙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

可偏偏慕容熙害死了她最崇拜的皇姐。

“她不是自诩聪明绝顶,精得长了八百个脑子一样,怎么会错信了敌国细作?”这是慕容绾知道这件事后的第一反应。

昭王死讯传回来那日,一向不理朝政的她,拖着病痛的身体,抬进了朝堂。

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双手摘下了头上的发冠,脱了朝服,力求皇上严惩慕容熙。

北宁礼仪之邦,衣衫不整,视为大辱。

向来对她有求必应的皇帝,第一次拒绝了她。

慕容绾不服,跪在皇帝寝殿前一夜,跪到最后,甚至破口大骂。

称皇上爱惜自己的名声,胜过女儿的性命。

紧接着便大病了一场,差点随着昭王去了。

皇帝在她床前熬红了眼,她说,“母亲谋权篡位,有没有慕容熙,百年之后,史书工笔,母亲都是得位不正。”

“那母亲为什么要包庇她?”

“北宁己失昭王,不能再失慕容熙。”

北宁需要慕容熙!

这一次,无论慕容绾怎么哭,怎么闹,皇帝都不肯应她。

这是慕容绾第一次意识到,皇帝不止是她的母亲,还是天下人的帝王。


    (http://xsgu0.com/book/af0jgh-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