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影焚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夜影焚诗

 

我悬在潇湘馆的梁间,看林欣潜入时带起的穿堂风,将烛火吹得明明灭灭。黛玉案头的诗稿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半阙《葬花吟》的字迹,墨迹在晃动的光影里忽浓忽淡,像极了她这些年在贾府飘摇不定的命运。

“林妹妹,明日我便要进宫面圣。” 林欣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郑重,我注意到他攥着袖口的手指微微发白,那是他紧张时的习惯。黛玉抬头的瞬间,烛火映得她眼底波光流转,既有忐忑又有期待,让我想起她十西岁那年,听说要随我进京时,眼里亮起来的星光。

当林欣提到收拾贴身之物,黛玉的指尖在诗稿上轻轻一顿。她抚摸着那些诗稿的动作,像在触碰易碎的琉璃,让我想起她母亲临终前,也是这样抚过她的头发。“给宝玉的帕子……” 她话音未落,我便看见林欣眉间骤然拢起的阴云,那神情与我当年听说她被贾环烫伤时如出一辙。

暗卫潜入贾府的身影如夜枭般无声。我跟着他们掠过贾母院后的竹林,看月光在他们腰间麒麟玉佩上流淌。当那方绣着诗的帕子被从宝玉枕下抽出时,我清楚地看见帕角的并蒂莲纹样 —— 那是黛玉十二岁时,瞒着我偷偷学绣的图案。暗卫举着帕子转身的刹那,我仿佛闻到了当年她在闺房里,对着绣绷咬唇蹙眉的气息。

焚烧诗稿的青烟从柴房升起时,黛玉正将最后一卷诗稿放入木匣。火光映着暗卫棱角分明的脸,我认出那是当年我派去守护商船的 “惊鸿”。他捏着那些在外流传的诗稿,指尖在 “冷月葬花魂” 的字迹上停顿一瞬,忽然抬头望向潇湘馆的方向 —— 仿佛能透过重重夜色,看见那个在烛光下收拾妆容的身影。

林欣叮嘱灵雀时,声音里带着罕见的严厉:“若有异动,立刻带她从密道走。” 灵雀握拳应下的动作,与我当年训练他们 “遇危险护主” 是一模一样。黛玉抱着木匣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透着股倔强,像极了扬州老宅里,那株被雪压弯却不肯折腰的梅树。

我飘在焚烧诗稿的余烬上方,看纸灰如黑蝶般飞舞。那些曾经让她在诗社扬名的句子,此刻正化作齑粉。忽然想起她初到贾府时,在大观园题诗夺魁的模样,贾政夸她 “有林下风气” 的声音还在耳边,转眼却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心血。

寅时三刻,林欣离开潇湘馆前,忽然从怀中掏出个锦囊塞进黛玉手里。我凑近才看清,里面是枚刻着 “平安” 二字的玉佩,纹路竟与我给她的长命锁如出一辙。“贴身戴着。” 他的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黛玉攥着锦囊的手微微发抖,指节泛白 —— 那是她强装镇定的样子,我曾在她第一次独自出席宴会上见过。

东方既白时,暗卫们己将贾府周边探查三遍。我看着惊鸿在院墙上隐入晨光,忽然想起自己临终前,曾在病榻上写下 “护卿周全” 西字遗诏。如今,这些我亲手训练的影子,正以另一种方式,兑现着我未竟的承诺。

黛玉靠窗而坐,手里着林欣给的玉佩。初升的阳光穿过窗纸,在她脸上织出金色的网。她忽然轻声吟诵起什么,我凑近才听清,是当年我教她的《诗经?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声音里带着破茧般的轻颤,让我想起春日里,新燕啄破冰层的第一声啼叫。

当林欣的马车碾过晨霜,进宫面圣的时刻终于来临。我看着他衣摆上的靛青染料尚未洗去,忽然觉得这个来自未来的年轻人,此刻竟与我记忆中那个穿着补丁朝服、连夜赶工治水的自己,重叠在了一起。而潇湘馆内,黛玉正将我当年送她的玉簪插入发间,簪头的明珠随动作轻晃,像一颗不落的星。

焚烧诗稿的余温还在指尖萦绕,我知道,那些被火苗吞噬的不仅仅是纸张,更是她在贾府的旧梦。而当皇帝接过望远镜的刹那,当林欣展开自鸣钟的图纸时,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晨光中徐徐展开。我以虚无之身,见证着这场跨越时空的营救,忽然明白,有些爱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 正如这终将破晓的夜,正如这势不可挡的新生。


    (http://xsgu0.com/book/af0fha-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