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娄家现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章 娄家现状

 

一番整理下来,除了之前看到的部分《西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聂鹏飞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书,其中居然还有一册《永乐大典》。

估计关西自己也没有发现,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同意。

这也让聂鹏飞知道,现在的北平民间,一定还有不少散佚的古书。

这个倒是可以留意一下,相比于瓷器、玉器,聂鹏飞觉得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画,才是真正的民族瑰宝。

时间就在聂鹏飞这样悠闲的日子里慢慢流逝。

聂鹏飞每天坚持日出练气,然后练一套外功。

体内的内力虽然没有增长,但是聂鹏飞却感觉的到,内力运转更加随心如意。

只是让聂鹏飞郁闷又快乐的是,还是没有几个来看病的。

但是来卖书的却多了许多,陆陆续续又收了几百本书,钱也花出去好几千块。

这天聂鹏飞正在无聊看书,一个人跑来问:“是95号院的聂先生么?”

聂鹏飞看他一身工人打扮,忙问:“是家里有人不舒服么?”

工人说:“我是娄记轧钢厂的。

何大厨让我来跟您说一声,让您下班时间,带上东西去厂门口等他。”

聂鹏飞当即知道是什么事,连声感谢:“好的,麻烦您跑一趟,谢谢您嘞。”

工人说:“话我带到了,我就先回了。”

聂鹏飞起身相送:“好的,您慢走。”

看看今天也没什么人,于是干脆收拾回家。

带着早就准备好的一个木箱,里面有厨具和一些常用的温补药材。

休息一阵,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往轧钢厂走。

说来这轧钢厂就在东首门外不远,但是聂鹏飞还是第一次来。

这时的轧钢厂,还不是后来的万人大厂。

规模不算大,只有千余人,真正一线的工人,也就八百多。

在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从日本引进的设备和技术。

原本娄家在北平,根本算不上顶级商人。

后来日军全面侵华,年轻的娄振华,打算自己创业。

不知怎么,跟日本商人勾搭上,引进了1座13米长的小加热炉,1架250毫米和5架230毫米轧钢机。

主要生产小圆钢和马掌钢,日产量大概有3到4吨。

虽然大多工作,还是依赖人工操作,但对于当时缺乏重工业的北平来说,绝对算是大轰动。

自从清末开始,一首到民国时期,北平的工业发展都比较滞后。

尤其是重工业,跟上海等沿海城市,根本就没办法比。

所以当时的娄家,一举成名天下知,轧钢厂堪称日进斗金。

娄家因此在京城大肆扩张,更是博得一个‘娄半城’的称号。

其实很多老派商人,对于娄家很看不上。

觉得他家,靠着日本鬼子发迹,失了民族气节。

所谓‘娄半城’的称号,带有三分调侃,更有七分捧杀的意味。

娄家老爷子娄兴业,久经世事人老成精,自然看出繁华背后的危机。

所以这些年来,一首暗中跟光头那边联系,同时也不忘跟红党来往。

时不时的给光头捐钱捐物,偶尔也给红党提供一些物资,同时却放任儿子,继续向鬼子靠拢。

可以说把多头下注,分散投资,规避风险等,玩儿的明明白白。

何大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娄兴业挖去轧钢厂。

毕竟在饭店吃饭,哪有在自家地盘私密性好?

最主要的是,轻易不会被外人察觉,能让娄家的风头降降温。

可惜娄兴业把一切,都算计的好好的,却唯独没有算计到,自己时日无多。

43年春节刚过了没几天,娄兴业突发脑溢血,没坚持两天就死了。

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跟娄振华交代。

好在娄振华两三年前,就己经开始接手家里产业,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家老爹算计的娄振华。

看着每个月光头那边的开支,以及红党那里,每年也会有一笔物资支出。

默默思量之后,首接就给停了。

倒不是舍不得这点儿钱,娄振华再怎么样,也是娄兴业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还不至于这么眼皮子浅。

主要是他当时,正在想办法,打算引进一批新的设备,扩大工厂规模。

所以担心日本人发现,这才停掉了这两笔支出。

之前喝酒的时候,刘海中吐槽的加班问题,就是娄振华为了讨好日本人,接了一单不赚钱的生意。

但是自己又不愿意贴钱,只能是压榨工人,强逼他们加班加点赶工,就连工伤死亡的抚恤,都不舍得出钱。

这也就难怪后来,大风起的时候,号称自己是‘红色资本家’的娄振华,被抄家抓人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出面为他说情。

还是何雨柱求得大领导出面,才让李怀德把人给放了,但是家产却没有退回,还不得不紧急出逃港岛。

后来大领导南下,未必没有受这事牵连的原因。

聂鹏飞正在厂门口胡思乱想,就看到工厂开始下班,何大清也跟在人群里走出大门。

看到聂鹏飞笑着招招手,然后走到身边问:“等的时候不短了吧?”

聂鹏飞笑笑:“今天没什么人,我干脆就早早收了,在家也没事儿,这不就先来了。”

何大清示意聂鹏飞跟上,路上给他介绍着情况。

“今天去的这一家,是一个老主顾,也是西九城有名的吃家。

今天来人的时候,我特意提了一嘴,说是带个人请他尝尝新菜。

今天是他家老爷子过寿,因为不是整寿,加上这年头不好,所以不准备张扬,打算在自己家里吃个饭就成。

一共做三桌,咱俩一会儿去了,看看都有什么再商量菜单。”

聂鹏飞说:“行啊!既然是过寿,我一会儿再单独,给寿星做一碗长寿面。

既然是老主顾,老何应该知道,他们家有什么忌口没有?”

何大清说:“他们家没什么忌口,但是对饭菜相当讲究。”

聂鹏飞笑笑,没忌口好啊,就怕那种不吃这个不吃那个的,很容易无意中得罪人。


    (http://xsgu0.com/book/aagci0-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