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是分给每一个人的,不是分给男人的,也不是分给父母的。不管是女人,还是孩子,他们的地都是属于自己的......”
“没有地,女人和孩子就受不到尊重;没有地,女人和孩子就会受到欺负。一家人里,应该有友爱和尊重......”
“在男女之间,必须要偏向女人。如果不偏向女人,那就是欺负女人......”
“......”
李为民在外面考察,,一封封的信却是飞到了天京城里。
很多时候,站在中立的立场本就是一种站队。
你不站在正义的一边,一定会助长邪恶。
在这个女人和穷人都备受压迫的时代,女人所受到的压迫是更多的。
如果在对待男女的时候不区别对待,依旧会延续对女人的压迫。
有些事情,你不亲眼去看,你永远无法看到不公和压迫。
当杨宣娇看到李为民送来的一封封书信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
作为曾经的天国女性榜样,杨宣娇的确是起到了一个榜样的作用。
她让很多人女人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的榜样。
可她实际起到的作用却又十分有限,不仅没有改变女人被压迫的现状,而且还沉寂了下去。
事实上。
这不是杨宣娇的错,她也只是无法逃脱时代和思想的禁锢。
李为民的出现,给了她一个转折的机会。
自从洪秀全死后,李为民就把杨宣娇带在了身边,给了杨宣娇参与到政务的机会。
不过。
可能是突然间无法接收太多新的思想,也无法快速消化。
杨宣娇无法做出重大的改变,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定位。
李为民离开天京城的时候没有带着她一起,这给了一个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李为民的面前,杨宣娇处于的是一种被领导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她无法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现在远离了李为民,杨宣娇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做什么了。
她要反抗的从来不是满人,而是这个世道。
满人清廷统治下的压迫是几千年来一首都存在的,只不过继承的更加完善罢了。
清廷的统治本质上依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他所实行的政策也不过是几千年来发展完善而成的驭民之术罢了。
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封建社会的统治以安定为主,驾驭百姓的政策也大抵是这五种方式。
这种压制百姓的统治手段,也不仅仅是皇朝的君主一个所决定的,是掌握权力的上层统治阶级共同进行的。
古往今来,包括以后,对底层人民的压迫都逃不过这种方式。
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起义,本质上都是对这种统治所进行的反抗。
洪秀全、杨宣娇这些人轰轰烈烈的起义,也是因为这种压迫产生的触底反弹。
只是他们的思想并未得到解放,思维还无法逃脱压制,所以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洪秀全要的不就是荣华富贵、珠宝美女吗?
他可是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封王封侯,进了天京城就开始享乐。
可事实上,当初让洪秀全开始起义的并不是这些权势富贵,而是对这个世道和社会的不满。
杨宣娇此时的心里还没有一个说的明白的想法,可己经足够支撑她做出自己的改变。
当看到李为民送到天京城的那些信以后,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不应该待在这天京城里高高在上,应该亲眼去看看那些真实的苦难。
对于李为民信上提出的一些政令,内阁会议没有反对的通过。
作为此时民国最高的决策者,韦昌辉不站出来反对,自然不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找不痛快。
更何况石达开的大军还没走远,就更加不会有人进行反对。
在这之中,要说为难的,恐怕也就只有昔日的燕王秦日纲了。
作为一个文化水平不高,为人诚实忠厚的人,他担任财务部部长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对于一些需要用钱的政令,他很难去反驳。
可日益减少的银子,却又让他很是为难。
这不。
因为李为民的这一遭,财务部肯定又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花费。
眼看着银子越来越少,他的心里也就开始不安定了。
“韦部长,这财务部的银子一天天的少,又没有了什么进项,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啊。”
刚刚送走了杨宣娇,又碰到秦日纲前来哭穷。
韦昌辉的头也不自觉的开始疼了起来。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在其位才知其位愁。
之前还是天国的时候,政务都是杨秀清搞,搞起来也算是井井有条。
后来李为民上位,韦昌辉等人因为大势所趋基本上都是选择附和。
现在轮到韦昌辉暂管,他可真是开始愁了。
教育部办学要花钱。
以买代征粮食要花钱。
军队士兵的军饷也得准备。
......
现在想想,韦昌辉心里那叫一个后悔。
早知道当初他就不该沉默,不该让李为民瞎搞乱搞。
别的不说,教育和军队没问题,该花的银子他韦昌辉也赞同。
可不征收赋税,改花银子从老百姓手里买粮食,这钱花的他是真不理解。
眼看着银子一天天的往外扔,韦昌辉的心里也顶不住了。
“好了,好了,你也别跟我哭穷了。这银子不是还没花完吗?”
“可这......”
韦昌辉有些头疼的说了两句,秦日纲还想继续,可韦昌辉是不打算继续听了。
不等秦日纲继续说,他就首接反问道:“那你说这学校不办了,还是这军饷不发了?”
“这......”
面对韦昌辉的反问,秦日纲也说不出话来。
北伐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军饷肯定是不能不发的。
教育这事儿也是大事儿,学校也是不能不办的。
可这花银子如流水也不是办法。
天京城里的银子再多也经不起这样花。
“这样,眼看着这地里的庄稼又快要熟了。你我一起召集大家开个会,商量一下重新收取赋税的事儿。等到把赋税收上来,事情就好办了。”
(http://xsgu0.com/book/a0idjg-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