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上岸上岸

字体:     护眼 关灯

139.上岸上岸

 

正月底。

醇亲王携带清廷使团抵达英国。

在港口上岸以后,英国特使带领人员负责接待。

随行的还有铁路公司、煤炭公司和钢铁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代表人员。

对于他们而言。

东方是一片亟待开采的巨大市场。

他们己经敏锐的嗅到了不可错失的商机。

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里。

清廷的这位二十岁的亲王就接见了十几家公司的代表。

这些代表向他展示了一个个的方案,都明确的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意图。

对此。

醇亲王也是一一接洽,表示回国后会奏请太后定夺。

坐着蒸汽轮船漂洋过海来到英国。

又换了蒸汽火车前往伦敦。

欧洲的景象迷乱了这位亲王的双眼。

科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比珠宝玉石更加的令人惊叹。

不值钱的钢铁也比黄金更让人感到珍贵。

一路到了伦敦。

他又见到了女王首相等各种人物。

这些人的态度表现的十分明显。

在东方的局势上,他们依旧愿意支持清廷。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后装式步枪,采用金属弹壳作为弹药,每分钟可以发射10-12发子弹......”

“我们的钢铁冶炼技术己经取得了全新的进展,预计今年能够产出350万吨的铁,15万吨的钢......”

“这是我们正在建造的全铁甲战舰......”

“......”

英国毫不避讳的向醇亲王为首的清廷使团展示了英国的强大。

军事、工业、交通、通信、化工。

他们所展示的这一切,都是一笔一笔的生意。

对清廷的支持,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在伦敦参观十余日。

使团获得了英方表面上的支持,也商定了关于购买军事武器的各项事宜。

清廷以贷款的方式向英国购买军事武器,关税和港口作为抵押品。

至于其他工业、交通、通信等方面的事务,还需要返回禀告以后再行商议。

另外一边。

陈玉成也于二月初抵达美国加州。

此前。

因为季节因素,船队受损,李为民和陈玉成兵分两路。

陈玉成先行抵达美国,建立使馆和进行交涉。

李为民则是远道去一趟澳洲,慢一步赶赴美国。

二月初六。

陈玉成身穿一件中式秀禾服下船,现场有上万人围观。

其中也有华人赶来。

当时。

加州约有华人三万余人,来到现场的足有两三千人。

主要是当地华人组成的同乡会骨干人员。

他们从报纸上得知有民国官员来到加州的消息,心里也都有些激动。

他们漂洋过海的来到异国他乡谋生,受尽了白人的欺压和歧视。

不管是清廷也好,还是民国也罢。

有官方人员前来,他们心里总是有点愿景。

说起来。

陈玉成的样子长的还算是英俊,但是并不显得伟岸。

可他的身影,依旧是有些不符合实际的高大。

在港口。

陈玉成见到了华人同乡会馆的两位馆长。

在和加州的政府人员进行了会面以后,他就跟随两位馆长一起到了位于旧金山的唐人街。

抵达了安排好的住所以后。

陈玉成和两位馆长聊了一夜,详细的了解和阐述了一些双方情况。

因为利益纠纷,加州的排华情绪严重。

这里可以说是对抗排华的前沿阵地。

陈玉成了解了当地具体情况的同时。

他将国内局势和美国华人局势分析阐明,清晰的摆明了其中的态势。

华人遭到的排挤说到底是利益之争。

他们与白人之间的矛盾也是资本利益所滋生出来的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团结”两个字最为实用。

陈玉成提出了联黄、联黑、联白的三联计划,以及秘密发展军事力量的行动计划。

他表明,要想不被欺压,最终还是要诉诸于武力。

对此。

两位馆长不敢苟同。

说到底。

他们漂洋过海的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找口饭吃。

他们不是不同意组建军事力量。

可他们想的只有自保,没有陈玉成想的那么大胆。

陈玉成也知道事情一时半刻也急不得。

美国正在计划修建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华工的低廉劳动力自然成了他们需要的资源。

他转而跟同乡会的人提起了规范化管理工人的计划。

在此之前。

陈玉成在接受加州报刊记者采访时,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排华行为的不满。

他强烈的谴责了此前发生过的白人矿工袭击华人营地事件。

“那些白人看不起你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能不能看得起自己。辫子不重要,赌馆、妓院、大烟才是关键......”

陈玉成先来一步,自然就要做更多的事情。

那些赌馆、妓院、烟馆不会一下子就消失,但是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很多事情。

只要有一个开始就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很多改变。

只要有人站出来去做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陈玉成作为大使的任务,就是要进行一个改变。

改变一个人,改变两个人。

一首改变。

总有一天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陈玉成开始不断地游走,游走在华人中间,也游走在白人之间。

他开始跟加州的商人谈生意,也通过他们谈政治。

他试图通过商业往来来取消不平等待遇。

这些努力虽然收效不大,但是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他的态度。

很多时候。

态度问题能够带来许多的改变。

加州华人的改变,就从陈玉成的到来开始了改变。

“陈特使,我有一事,想要问问陈特使。”

漂洋过海的人心里总有一个叶落归根的念头,出海谋生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生路。

有些人的骨灰总要运回老家,有些人挣钱也要寄回家里生活。

这些人心里最大的担心,还是清廷和民国之间的成败。

这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广州依旧还在清廷的手里。

若是这个最要紧的问题得以解决,辫子剃了又有何妨?

对此。

陈玉成回答道:“我保证,只要民国一天不倒,你们都还能回家。”

有些事情总要有些取舍。

有些东西总要有些选择。

二月下旬。

加州六大同乡会联合发起了一场剪辫运动。

同时。

赌馆、烟馆、妓院大量关闭,学校、禁烟馆开始出现。


    (http://xsgu0.com/book/a0idjg-1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